第104章 大秦新程,庶民新篇
傲朝Y星星远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4章 大秦新程,庶民新篇,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傲朝Y星星远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路北上,寒风刺骨,张栓子和其他民夫们衣衫单薄,饥寒交迫。到达工地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绵延的山脉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巨大的石块被人力搬运,简陋的工具在粗糙的手中挥舞。监工的士兵手持皮鞭,不断催促着大家加快进度。张栓子和同伴们被分配了任务,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一直干到天黑,稍有懈怠就会遭到打骂。
长城修筑的条件极其艰苦,食物短缺,住宿简陋。晚上,大家挤在狭小的帐篷里,寒风从缝隙中灌进来,难以入眠。而且,工程危险重重,时常有民夫因劳累过度或意外事故受伤甚至丧命。有一次,一块巨石滚落,砸中了正在搬运的李二,李二当场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张栓子看着朝夕相处的同伴就这样没了性命,心中满是恐惧和悲哀,但他知道,自己无处可逃,只能继续咬牙坚持。
在繁重的劳役之外,大秦的赋税也让百姓苦不堪言。李福在岭南虽然日子有了起色,但每年上缴的赋税也占去了收成的很大一部分。为了缴纳赋税,他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常常忙到深夜。而在咸阳,许多家庭因为无法承受高额赋税,被迫变卖家产,甚至卖儿卖女。
有个叫王大的商人,原本生意做得不错,但随着赋税不断加重,他的货物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为了维持生意,他不得不四处借钱,可最终还是无法偿还债务,店铺被查封,一家人陷入了绝境。王大的妻子哭得死去活来,年幼的孩子在一旁惊恐地看着这一切。
这些情况渐渐传到了朝堂之上,一些大臣开始向嬴政进谏,希望能减轻百姓的负担。然而,嬴政认为,长城的修筑关乎大秦的边防安全,移民与建设是巩固疆土的必要举措,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支持。他虽心系百姓,但在大一统的宏伟蓝图面前,似乎难以做出让步。
秦御霄在岭南也听到了关于长城修筑和赋税过重的传闻,他心中忧虑。一方面,他明白嬴政的雄图霸业,理解这些决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他又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于心不忍。他写信给李斯,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朝廷能在适当的时候调整政策,给予百姓一些喘息的机会。
李斯收到信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秦御霄所言非虚,可嬴政的决心难以动摇。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找个合适的时机向嬴政进言。
这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李斯出列,恭敬地说:“陛下,如今岭南移民与建设初有成效,然长城修筑与赋税之事,百姓颇有怨言。臣以为,可在确保工程进度与国家财政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如此方能得民心,保社稷长久。”嬴政听后,脸色微沉,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朕之宏图,皆为大秦万世基业。然百姓乃国之本,朕亦不愿其受苦。此事容朕再斟酌。”
秦轩在秦府中也听闻了朝堂上的讨论,他心中明白,这是大秦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困境。他虽已退居幕后,但仍心系国家。他决定给秦御霄写一封信,教导他在复杂的局势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既要完成朝廷交付的任务,又要尽量为百姓谋福祉。
在信中,秦轩写道:“吾儿御霄,今大秦之局势,内有百姓困苦,外有边疆待固。汝在岭南,当知移民与建设之重,亦不可忽视百姓之艰难。与百越人相处,以和为贵,促进融合。同时,关注民生,若有可行之策,不妨上奏朝廷。为父虽不在朝堂,然心忧国事,望汝能为大秦之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秦御霄收到父亲的信后,反复研读,心中感慨万千。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在岭南做出一番成绩,为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
在岭南,李福和其他移民们依旧在努力建设家园。尽管赋税沉重,但他们对未来仍抱有希望。他们期待着朝廷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做出改变。而在北方长城,张栓子和民夫们还在艰难地劳作着,每一块砖石都凝聚着他们的血汗和泪水。他们盼望着工程早日完工,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秦御霄和阿瑶继续为岭南的和谐发展努力着。阿瑶利用自己对南岭的熟悉,帮助秦御霄更好地管理当地事务,促进文化融合。秦御霄则在安抚百姓情绪的同时,等待着朝廷的政策调整。
夜晚,李福坐在院子里,望着天上的星星,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远在北方修筑长城的同乡,不知道他们过得如何。他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虽然艰难,但总还有盼头。他希望,大秦的未来能如这星空一般,光明而璀璨,而百姓们,也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秦御霄站在山顶,俯瞰着岭南的大地,心中满是责任。他知道,在大秦的变革与发展中,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他,将竭尽全力,为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创造一个更好的明天。而嬴政,这位站在权力巅峰的帝王,也在权衡着国家的长远利益与百姓的眼前疾苦,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将深刻影响着大秦的命运。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底层百姓,都在时代的洪流中奋力前行,书写着属于大秦的传奇篇章 。而秦轩,虽身处府邸,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经验,在幕后为大秦的稳定出谋划策,他的影响,也悄然渗透在这个庞大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