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鱼不爱吃西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宝器现异状,威望始得彰,时空灵瞳破镜重生,阿鱼不爱吃西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吕瑶送来的安神茶在案几上腾起白雾,茶汤表面浮现出西南角古井的倒影。

卯时查账,洪羽故意将兑泽院账册遗落在廊下。

当值弟子收拾时,账册页脚沾染的星屑在暗处亮起微光。

黄昏时分,那本账册出现在兑泽院管事的密室暗格里,与吴掌门洞府特有的赤云笺摆在一处。

\"兑泽院掌事洪明义,请到刑堂一叙。\"

洪羽的声音裹挟着灵力响彻族地上空时,十二盏蛟纹灯突然同时熄灭。

周护法的镇山印封住兑泽院所有出口,吕瑶的冰凰虚影在屋檐投下森冷寒芒。

洪明义袖中赤云笺刚要燃起,却被灵犀骨匣吸走全部灵力。

\"三个月前你送进宝库的玄铁,掺了三成寒髓砂。\"洪羽指尖星纹缠绕着从地砖缝隙勾出的银粉,\"这些产自玄阴宗矿脉的寒髓砂,需要混着吴掌门特制的赤云墨才能激活。\"

观刑台青石砖沁着历代叛徒的血迹,洪明义被锁在镇龙柱上时,洪羽的灵瞳突然刺痛。

他看见三个月后的某个雨夜,这人在刑堂地牢用碎瓷片划开手腕,鲜血绘制的传送阵纹与吴掌门洞府的阵图如出一辙。

\"且慢。\"

洪羽抬手制止行刑弟子,灵识化作细针刺入洪明义眉心。

本该空荡的识海里,竟盘踞着与孙长老相似的蝰蛇蛊。

当镇山印碾碎蛊虫时,洪明义天灵盖浮现的却是玄阴宗特有的六芒星印记。

\"这不是噬心蛊。\"黄师爷的烟杆挑起蛊虫残骸,\"玄阴宗七年前就失传的牵魂引,中蛊者三魂被锁,行事全凭下蛊人操控。\"

围观的族人窃窃私语突然静止,几位长老的佩玉发出不安的嗡鸣。

洪羽的袖口无风自动,灵犀骨匣吸尽蛊虫残留的黑雾后,匣面浮现出兑泽院西南角某处厢房的星位图。

子夜星斗移位时,洪羽独自站在那间布满尘埃的厢房里。

时空灵瞳强行运转的刺痛感从眼眶漫向后脑,他看见七日前有黑衣人影在此处埋下玉简。

当掀开地砖的刹那,埋骨匣突然剧烈震动,匣中银雾凝成箭矢指向他身后。

\"少主当心!\"

吕瑶的照雪剑破窗而入,剑气击碎从梁上射来的三枚透骨钉。

洪羽转身时袖中星纹暴涨,将偷袭者定在月光斑驳的墙面上——竟是掌管药庐二十年的陈医师。

\"你的问诊记录里藏着阵法。\"洪羽捏碎从他怀中掉落的玉简,星纹顺着玉简碎片追溯出更多画面,\"每月初七给洪明义送安神汤时,都要在药碗底部画半道阵纹。\"

刑堂地火照亮陈医师惨白的脸,当周护法扯开他衣襟时,心口处玄阴宗图腾正在渗出黑血。

黄师爷突然用烟杆挑起那滩黑血,浑浊老眼闪过一丝惊骇:\"这不是刺青,是活着的噬魂蛊王!\"

洪羽的灵瞳在此时不受控制地开启,他看见陈医师的经脉里游动着千百条血红细虫。

那些蛊虫突然同时转向他所在的方向,发出只有灵瞳能听见的尖啸。

吕瑶的本命冰凰应激而出,霜气却让蛊虫愈发狂暴。

\"乾坤借法!\"

洪羽咬破舌尖喷出血雾,蕴含星纹之力的精血在空中凝成囚笼。

灵犀骨匣发出龙吟般的颤音,将挣扎的蛊王连同陈医师的肉身一齐吞入匣中。

当骨匣表面浮现血色星图时,洪羽踉跄着扶住刑柱,耳畔响起万千冤魂的哀嚎。

次日朝阳初升,洪羽当众焚烧陈医师残留的衣冠。

灰烬中浮现的玄阴宗符咒被星纹之力碾碎时,族中几位顽固长老终于低下花白的头颅。

执事弟子捧来的家主玉印泛着温润青光,洪羽却望着观星台方向迟迟未接。

\"少主?\"周护法捧着玉印的手微微发颤。

洪羽的瞳孔突然收缩,灵犀视野里,玉印底部细微的划痕正渗出与祭坛裂缝相同的银蓝色液体。

他接过玉印的瞬间,那些液体顺着指尖钻入经脉,在灵台处与星纹之力碰撞出细碎火花。

\"有劳周师叔。\"洪羽面上不显,袖中手指已掐出止血诀,\"烦请将孙长老的噬心蛊残骸送去给吴掌门,就说洪家谢他厚赠。\"

暮色降临时,洪羽独自走入祭坛禁地。

灵犀骨匣悬浮在青铜鼎上方,裂缝中渗出的银蓝液体正被星纹之力缓缓抽出。

当地脉传来熟悉的震颤时,他突然翻转掌心,任由那滴融合了家主玉印气息的精血坠入裂缝。

井中传来的共鸣比昨夜清晰数倍,洪羽的灵瞳在剧痛中看到模糊画面:二十年前的雨夜,父亲将某件用星纹布包裹的物品投入井底。

那布帛的纹路,竟与他颈侧蔓延的星图完全契合。

\"少主!西南角古井......\"

吕瑶的传音突然中断,洪羽冲出禁地时,看见本该守卫井口的弟子昏倒在青苔上。

井沿残留的银蓝色液体泛着诡异光泽,而他三个时辰前布下的星纹封印,此刻正被某种蕴含时空之力的气息缓缓侵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都市修行到仙帝境

绝版花絮

高武,觉醒S级双异能我肉身成圣

荒地牧羊人

萧黛玉传

江南布衣李

阴盛阳衰?关我一个炉鼎什么事

兄弟别回头我是捣蛋猫

秦时:我也成了迷人的老祖宗

枫吹云落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何以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