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星火燎原
枫吹云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星火燎原,秦时:我也成了迷人的老祖宗,枫吹云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终南山,这个承载着无数神秘力量的地方,原本沸腾如血的地乳,此刻正发生着惊人的变化。那翻涌的血乳渐渐平静下来,逐渐澄澈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着天空中奇异的光芒。
赢挚站在终南山下,目光紧紧盯着十二金人残骸的方向。只见残骸中缓缓涌出一股清澈的液体,那正是未遭污染的初代地乳,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带着一种宁静而又强大的力量。
赢挚双手结印,引动赤帝纹。赤帝纹化作一道金色的光芒,如灵动的游龙,盘旋在半空。在赤帝纹的引导下,那些原本散落的鎏金水银开始汇聚,逐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灌溉渠网。
赢挚大声说道:“当年徐福噬地脉,今日便以地脉养万民!”他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陈县老农听闻消息,急忙赶到田边。他颤抖着双手,捧起一株新穗。这株稻谷十分奇特,根须缠着墨家机关核,仿佛两者融为一体,而穗尖却绽开了农家地泽特有的金纹,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老农轻轻摘下一粒米,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刹那间,他的眼睛瞪大,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这...这哪是庄稼,分明是活着的典籍!”他感受到了这粒米中蕴含的荀子《劝学》的墨香,仿佛这些文字穿越时空,融入到了这小小的米粒之中。
旁边的村民们纷纷围过来,好奇地询问:“真有这么神奇?”
老农激动地说:“你们尝尝,这味道,就像在和古人对话!”
大家纷纷效仿,品尝之后,都惊叹不已。他们感受到了这土地的神奇变化,也看到了新政带来的希望。
在九原郡的营地中,蒙恬一脸决然地卸下了黄金弩。他看着手中的弩,心中感慨万千。曾经,这把弩是他征战沙场的利器,而现在,他决定让它成为和平的象征。
蒙恬召集工匠,将九原铁骑的量子马蹄重铸为丈量田亩的青铜矩尺。这些青铜矩尺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刻度清晰,每一寸都蕴含着对土地的尊重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与此同时,晓梦手持秋骊剑,来到长城脚下。她轻轻挥动秋骊剑,剑刃劈开了长城砖缝。刹那间,一道神秘的光芒从砖缝中透出,匈奴狼神图腾竟与墨家“非攻”符产生了共鸣。
光芒闪烁之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晓梦惊喜地说道:“战骨化犁铧,这才是真正的耕战同源!”
扶苏站在量子化驰道上,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他身上散发的气息所感染。赤帝纹顺着车辙缓缓蔓延,所到之处,光芒闪烁。
在旧贵族祠堂坍缩的地方,地面突然隆起,显化出一些古老的竹简。扶苏走近一看,惊喜地发现,这些竟是孔子周游列国时遗失的《诗》三百简。
每片竹简都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仔细观察,还能发现竹简上嵌着农家稻种。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竹简上时,稻种遇土即生,瞬间长出了《豳风·七月》中描述的穗浪。那随风摇曳的穗浪,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也展现着新的生机。
“这真是奇迹啊!”扶苏感慨道。他深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变化,更是文化与土地融合的象征,预示着帝国将走向新的繁荣。
在临淄的稷下学宫遗址上,张良手持太阿剑,神情庄重。此时的太阿剑不再是饮血的凶器,而是承载着新希望的象征。
张良轻轻挥动太阿剑,剑尖挑起焚书坑的灰烬。那些曾经代表着文化浩劫的灰烬,在太阿剑的引导下,缓缓凝聚,最终形成了一座宏伟的讲坛。
伏念走上讲坛,开始诵读《论语》。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穿越时空的力量。当他念到“仁”字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仁”字突然化作三千青铜鹤,这些青铜鹤展翅高飞,朝着田野的方向飞去。每只青铜鹤的嘴里都衔着法家律令,如同使者一般,将法治的理念传递到田间地头。
班大师操控着机关龟,机关龟的眼睛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吐出一幅惊人的卦象。卦象显示,儒家的“民贵”篆文与墨家“尚同”纹,在老子骑牛像的背上融合在一起,最终熔成了一枚“天下为公”的新印。
赢挚的黑袍在量子星轨下飘动,他望着这一切,感慨地说道:“这才是真正的百家争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