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中元鬼节(四)
玉拾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章 中元鬼节(四),快穿之性瘾放荡系统H,玉拾忆,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继续往里,一头银霜的阿婆在水缸边忙来忙去,身后的黑发郎君一个劲儿说着话。
【梨娘,孩子们已经长大了,孙儿也不小了,你也学学别家膝下承欢颐养天年好不好……】
【你明明知道自己现在腿脚不好,怎么也不休息休息。】
【梨娘……】
他可能知道这些其实无济于事,但就是坐不住要絮絮叨叨。
七月半……是亡魂归家日。
中元节,也是集体祭祖日。
不知道是哪家大族祠堂门外贴着对联,上书“宗功灿耀,贤德世泽。”
先人的牌位被一位一位请出来,后辈们恭恭敬敬将它们一一置于供桌,供上茶饭。
祖宗画像也先后展开挂好。
供品摆放在内侧,献上新鲜带露的金白二色秋菊,再奉上牛羊猪鸡鸭鱼等大小三牲。
最后就是苹果、柑橘、香蕉、柚子和葡萄这五果。
香烛置于外侧,香炉居中,左右各放置一对烛台——去世过了三年用红烛。
香烛从右往左插三根,依次代表“天、地、人”。
敬天,祈求风调雨顺。
敬地,希望来年收获满满,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平安。
敬祖先,感谢祖先建立的家业,组建起亲族,以及赐予子孙后代的生命与传承。
族人们列队站齐,挤满祠堂。
族长领着宗亲磕头,默默祷告。
香过三分之二,便是按照排列顺序烧纸钱。
老祖宗们围坐在香火里谈天说地,看看这房子息多少,谈谈那房家长里短。
【我看这后生额头高隆,眉如弓,眼睛又圆,日后必有大才。】
【唉,人不可貌相……】
【对了,上次不是说三房家大郎的孙儿的小儿子的三闺女家的五姑娘嫁了个好人家,现在怎么样了……】
【……】
还行,老祖宗们聚在一起挺热闹,就是少盘瓜子。
天眼并非随时随地能开,七月半特殊,又请示过地官,是得了应允才能用的。
这样的场景其实每年此时都能见。
但余槿昔每每都能看得目不转睛。
她好像一直都对这些少见的事物存着好奇。
妖国没有这样的祭祀。
不过这些年来鹤云已经多多少少了解到——人族有很强的宗族观念。
为家族而活,尊祖敬宗,还要做到“上慈下孝”。
……归属感,集体意识。
随着千千万万代的延续,这样的传承已然刻入骨血。
说到这……
“小师姐,关于过去的记忆,你还记得多少?”
小家成族,族群实为一家。
鹤云记得柳师兄说过,小恩人是孤女。
可小恩人是人族,那她可能也拥有着如此多的族亲,还分散在她不知道的地方。
小恩人会不会想家,会不会在闲时思考:
自己是谁,自己来自哪里。
自己的族亲们又在哪里?
就像人族常说的“落叶归根”。
灵魂归宿在生长的地方,家乡永远魂牵梦绕。
它是情结,也是传承。
是独属于华夏人族数千年底蕴生出的水墨情愫,共情着五湖四海的离家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