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章 罪不容诛,北宋帝国兴亡史,海历,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看李元昊在他父亲李德明死后的这几年所做的一切:收取战略要地,镇服四邻,巩固边防,改革兵制、军制和政体,兴教化,易服剃发、造文字、革礼乐,随着这些政策的逐一施行和落实,那个埋藏在李元昊心底呼之欲出的伟大梦想就此只剩下了最后的一步——称帝立国!

一头猛兽此时已然在宋朝的西北边陲完全长成并抖擞精神地将自己凶狠且贪婪的目光聚焦在了宋朝的身上,接下来便该是它张开血盆巨口对着宋朝猛地一声巨吼。可是,此时的宋朝还是没有任何的警觉,就好像李德明还在世一样,就好像李元昊这些年所做的事他们都一无所知。这是不是不可理喻?实则非也。

九百年之后,当我们的东海近邻磨刀霍霍的时候,我们不也是觉得对方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吗?各地的大小军阀们不也是自顾自地忙着抢地盘吗?不也在为了各自集团的利益而打生打死吗?历史的教训从来都是如此,发生在前人和别人身上的都不是教训,而只是故事,只有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叫教训,但那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公元1038年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开始的。李元昊此时在极度地在压制自己迫切想要建国称帝的野心,因为在这之前他还有事要做。他知道自己一旦称帝必然会遭来宋朝的疯狂报复,于是他想到了要先下手为强。他要在宋朝开始对他进行军事打击之前先发制人,这样便能为他在真正的大战打响前争取到足够的战略缓冲地带,而他首先想要攻取的就是宋朝的河东之地。

河东在哪儿?广义来讲就是黄河以东,但这个广义的范围实在太大,我们这里的河东其实指的是宋朝的河东路,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部和陕西的东北部。再具体一点来说,李元昊准备从西面横向越过黄河进而攻占黄河以东和太行山以西的这一大片宋朝的战略要地。

从西面横渡黄河对党项人来说其实不算陌生,还有人记得李继迁的那位族兄、曾经的党项之王李继捧吗?李继捧的哥哥李继筠在赵光义攻灭北汉时就曾经派兵东渡黄河与宋军合围太原。李元昊想要攻占太原这事无论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太过魔幻主义,这可是辽国人曾经做梦都在想但在现实中却又不会去想也不敢去想的事,但李元昊不但想了,而且还准备好了要这样干。这胆儿够肥了吧?

李元昊先是向赵祯上表,他说自己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想派人代替他到宋朝这边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来礼佛,而且还希望宋朝这边能够给他的人派一个懂地理风情的导游一同陪护。李元昊这是想干什么?没错,他确实对佛主很有礼貌,而且也自称是一个常常研习佛法的佛教徒,可他真的是想要到五台山去礼佛吗?鬼才信!李元昊的真实目的是要刺探情报并谋划党项军队不久后东出的进军路线!

赵祯对此的反应又是什么呢?准奏!

李元昊最后当然是得偿所愿,他的使者很尽职地为他带回了利于大军东进的各种情报,诸如河东地区的山水地貌以及可以大举进兵的各条路线。再又经过了数月的准备后,李元昊在这年的七月于贺兰山下召集所辖境内的各部族武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会盟仪式。在仪式上,李元昊与各部的大小酋长各自刺臂取血,然后将鲜血滴入盛有酒水的骷髅头酒具里一同饮下,如此他们就算是结下了生死与共的盟约。

直到这时候,李元昊才向众人说明他此次会兵的用意,那就是即刻兵发三路以图尽数攻占宋朝的河东之地。也是直到这个时候,这些来自于各个部落的党项酋长们才猛然惊醒李元昊这次召集他们过来竟然是要去攻占宋朝的城池和土地。

这实在是太过出乎众人的意料了,出重兵去攻打宋朝?你李元昊这是要疯啊?而且这回不是去杀人放火抢东西那么简单,而是去抢地盘,这对那些党项酋长们来说实在是太过梦幻了。宋朝可不是什么吐蕃和回鹘,在党项人尤其是那些以游牧为生的党项部落眼里,宋朝地大物博且是党项人一直以来的宗主国,是他们心目中的天朝上国,让他们在边地抢个劫还行,可要深入宋境去抢地盘这就让他们觉得实在是有些天方夜谭。因而,面对李元昊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战争动员,有些部落的酋长当场就明确表示反对,李元昊的反应也是相当干脆利落——把这些懦夫拉下去一刀砍了!

为了达到类似于闪电战的那种出其不意且战果辉煌的攻击效果,李元昊这一次确实做得有些过头,他不但让宋朝那边毫无防备,而且自己人这边也是毫无思想准备,他这或许真的能够打宋朝一个措手不及甚至是晕头转向,但这同时也让他自己这边的人心里很是没底,甚至连他身边最亲近的谋臣和武将也是腿肚子不断地打颤。即便他现在杀了人,可他身边也仍然有人在极力劝阻他收兵,这些人告诉他,现在党项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没做,那就是建国,所以在这之前还是最好不要大动刀兵,而且这样出兵也师出无名,再加上军械辎重也没准备充分,全军上下也都没有做好跟宋朝开战的思想准备。总而言之,反正现在就是不能向宋朝大举进兵,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面对一众文武亲信众口一词的劝阻,李元昊最后也越来越觉得心里没底,越往前走他越是心慌。出兵打仗讲究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和地利先不去说,单是这“人和”李元昊就没有,最终他还是被手下人给说动了。他在半途终于下令收兵,宋朝和党项之间眼看就要瞬间爆发的战争就此按下了暂停键。

经过这么一场闹剧之后,党项贵族里的那些本来还对李元昊心存一丝幻想的人终于是认清了一个事实,那便是李元昊竟然真的打算对宋朝发动战争。这一次虽然是被各方势力给联合打压下去了,可贼心不死的李元昊指不定哪一天就会正式地举兵伐宋。一旦战事爆发,党项这边能顶得住宋朝的报复吗?你李元昊这可是在拿全族人的性命和前途在做赌注,我们可不想陪你玩这么大成本的游戏。

持上述想法的人里面最为位高权重的正是李元昊的叔父嵬名惟亮(又名嵬名山遇),他此时的官职是党项的左厢监军,在名义上他掌管着党项一半的兵力,而党项的另一半兵力也是掌握在他弟弟嵬名惟永的手里,也就是说,他们兄弟俩几乎掌管着党项的全部兵马。此前李元昊打吐蕃打回鹘,他的这位叔父都没什么意见,可李元昊要攻打宋朝却遭到了嵬名惟亮的坚决反对。

惟亮对李元昊劝谏道:“宋朝地大物博且战时所能募集的兵员数不胜数,他们的战略纵深也极为广阔,与我们党项接壤的关中地区虽然是一片富饶之地,但缘边的环、庆、鄜、延等州都是山势险峻且有宋朝的重兵驻守,我们的骑兵在这片地域作战根本发挥不出任何的优势。再者说,一旦与宋朝决裂,我们的牛羊牲口也找不到买主,长此下去我们必物用匮乏。与其彼时如此,不如维持现状做宋朝的忠实藩臣,这样不但能够维持双边贸易,每年还能从宋朝那边获得丰厚的赏赐,何乐而不为呢?”

嵬名惟亮这番话有没有道理?这个就得看你个人是站在何种立场和角度去解读这一番话,但这番话在李元昊听来简直是肺都要快气炸了。想他爷爷李继迁何等英武之人,怎么就生出了嵬名惟亮这样的一个窝囊且懦弱的儿子?为什么要打宋朝?这个还不容易理解吗?既然宋朝有那么多好东西,那为什么不把这些抢过来变成我们党项人自己的东西呢?为什么我们党项人就不能成为那片土地的新主人呢?到时候我们何必垂涎三尺?何需他人的赏赐?只要能够抢下地盘,那上面所有的好东西就都是我们党项人自己的,这个道理难道很难懂吗?这个嵬名惟亮,没想到他竟然是这么一个软骨头。永远做宋朝的藩臣?这人看来跪久了还真是跪出奴性了,你既然如此忠于宋朝,那就别怪我这个当侄儿的无情无义了。

李元昊就此对嵬名惟亮陡生杀意,可是他还需要一个正大光明的杀人理由。他找来自己的亲信大臣、同时也是嵬名惟亮的堂弟嵬名惟序并对其说道:“我的这个叔父已经留不得了,他跟我不再是一条心了,你找个事由说他要谋反,然后我好办了他,除掉他之后,他的一切官爵我都赏赐给你!否则,你们就等着灭族吧!”

几番权衡之下,最终还是兄弟情分占了上头,嵬名惟序将李元昊的话原原本本地告知给了嵬名惟亮。事已至此,嵬名惟亮的选择只能是铤而走险一条路,但照如今李元昊对党项政权的掌控力度,惟亮想要谋反或是与之对抗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他只能选择出逃投奔宋朝。

嵬名惟亮的归宋之路堪称一个悲不可言,他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宋朝肯不肯接纳他?会不会接纳他?敢不敢接纳他?他的地位和身份可不是一般的敏感和特殊,宋朝的边臣即使敢接纳他,可如果李元昊以此为借口向宋朝开战,依照宋朝那帮圣人门徒的脾性,为了不打仗,为了虚假的和平,他们也是什么都可以舍弃的,何况你一个党项人嵬名惟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仙人消失之后

九方烨

天道?抗得住我一剑再说

月下轩而飞光

夺取穿越者系统后的快穿旅途

红尘浮世一俗人

卑微异能者,开局全靠忽悠

逸宸秋

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

麦苗青

猎鬼师:魏总阳气太旺盛了

楚失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