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瓜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3章 文书,岁月的疤痕,老黄瓜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姐开饭时,饭菜才刚刚摆上桌,小姐还没来及坐到桌前,那几个小家伙保准会飞过来叽叽喳喳叫着争先恐后跟小姐抢饭吃,小姐气的坐在那一动不动,眼瞅着这几个小家伙吃饱喝足心满意足飞到院子里去玩,这才嘀嘀咕咕说了一句,“气死我了,不吃了。“小跟班在一旁说,“别地呀,跟它们置什么气?“连忙招呼身边的小丫头给小姐再置办饭菜,摆上桌。小姐气囊囊的说,“这算什么事儿嘛?“小跟班在一边悄悄说,“要不咱们把它们都撵出去?“小姐是一瞪眼,“你敢?一边去!“甚至晚上这几只小家伙都不在外面树技上住,而是飞进小姐的书房,就落在小姐的书架上,把小姐的书房当成它们的窝!这屋里多暖和,比外面舒服多了,风吹不着,露沾不着,雨淋不着的,有时小姐正在画画,那几只小麻雀也会飞过来,在桌上东跳西蹦,还把臭粑粑当着小姐的面拉在宣纸上,小跟班悄悄地对小姐说,“看看吧!这都是你惯的。“小姐趴在书案上翻着书画着画看都不看她一眼。
这天小姐在床上睡懒觉不肯起床,小跟班急急忙,跑进来大声的跟小姐说,小姐,你快起来呀,看看那个窝里鸡妈妈又生了几个蛋。“小姐只说了一声,“真的?“翻身下床,到那小簸箕跟前探头往里一望,果然里面有四个白白的小蛋,小姐再仔细看,“哎呦,我的妈呀,蛋上面还有麻麻的小点点呢?“鸟爸爸,鸟妈妈就站在窝边上,只顾着梳理自己的羽毛,全然没把小姐放在眼里。小姐没事儿就到窝边探头往里看,只见鸡妈妈趴在那一动不动在那孵蛋呢。小姐忙带着小跟班去花丛中逮几只小 蚂蚱,喂给鸟妈妈吃,鸟妈妈那也是不客气给就吃,一点生份的意思也没有!小姐坐在花窗前看着飞进飞出的鸟爸爸鸟妈妈略有所思,提笔在宣纸上画了一支树叉,上有一个精致的小鸟窝,窝里边有四五只小鸟,张着粉黄色的小嘴,那画纸上还留有几坨鸟粑粑呢,画边儿上抄了一句什么古诗,大意是,“劝君莫打三春鸟,雏在巢中正待哺,“让一个婆子送给自己的母亲,太太边抹着泪边欣赏着这幅画,心想这小棉袄可没白生,一声令下,重赏小院所有的仆人,请人把这幅画装裱起来挂在自己的床头。
那一日小跟班带着一个小丫头出小院替小姐置办点东西,回来时在小甬道上迎面看见一个一身盛装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不用猜小跟班就知道这又是老太爷新纳的不知是哪房小妾,除了老爷太太她怕过谁?小跟班瞧也没瞧那货一眼,也不避让,大步流星的走了过去,只听那个什么妾,尖着嫩嗓子吆喝一声,“哪来的野丫头?“话音未落追上一步一巴掌扇了过来,小跟班是一低头,那巴掌扇了个空,小跟班是一头撞过去,把那个什么妾,“哎呦妈呀!“一声四仰八叉撞翻在地,小跟班不解气,一步上前连踹几脚,然后带着小丫头撒丫子跑回小院,一进院就对着小姐嚷嚷道,有人欺负她了,小姐一听柳眉立竖问道,“谁那么大胆?“旁边的小丫头悄声说,是老爷三天前新纳的那个小妾,就住在小花园后房里。小姐直嚷嚷着带人去找那小婊子问罪,小跟班瞧了一眼小姐,“你一位闺房中的大小姐去寻人打架,传出去多掉价?“小姐又吵吵着去找太太,小跟班在一旁说,“找什么太太?那有何用?去请三位公子就行。”
小姐立马吩咐身边的小丫头去找自己的三个哥哥,三位分别上高中,初中,小学的哥哥,听说小妹妹被别人欺负了!那还了得,这哥仨寻到老爹新纳小妾的住所,踹门进屋挥拳就打上脚就踢,就那么几下把那个他哥仨的小妈打没气儿了,大公子呼叫了一声,“把这埋汰物拖到乱石岗喂狗去。“整个汪府几百口子佣人,没有一个人敢吱声,就是老爷太太身边的人也装聋作哑,谁要欠嘴,割舌头那都是小事一桩!都已经过了俩仨月,太太才知道这个信儿,只是鼻子哼了一声。
老爷身边那一些众妾们,哪个敢挑刺儿?出一点风头?太太毁她容那都是高看他一眼,不知有多少个这妾那妾的被太太扔到乱石岗喂野狗去。汪老爷身边十位如花似玉穿金戴银的姨太太,只要不给汪老爷生个娃,吃穿用度与太太一般,太太与她们亲姐热妹称呼着!那一年太太身边有一个在外面管点事的,悄悄跟太太说,“老爷在城西买了一处两进院子,纳了一个戏子,据说有了身孕,太太听了一声不吱,才不过两天,那处院子就着了大火,把个两进大院烧个溜干净,一处院子十几人一个也没逃出!那太太天天跪在菩萨面前,供着鲜花果品,点着高香,念着佛经,几乎差点出家,楞装成一个大慈善家似的。而老爷呢?根本就不知道身边少了这么一个小妾。小姐身旁那个婆子跟小跟班说,“这一大院的人都高看咱这院的人一眼,老爷那十七八个小妾见到咱院的人都躲得远远的。汪府请了位家庭教师给小姐上课,小跟班就守在边上听着课,小姐不写作业,她就帮小姐写,小姐赖地作女红,她就帮小姐作!太太拿着小姐绣的花样直夸宝贝闺女!
小姐早年就订了一门亲事,是外省省城一家大户人家,是老太爷早年在官场的一位朋友,可后来小姐那门子未夫婚夫小小年纪,得了小儿麻痹,半边身子抽抽着,走起路来东倒西歪,一瘸一拐的,可把小姐愁坏了。一说起这事就以泪洗面!那个小玩伴在一旁劝解说,“你愁什么呀?太太身边那几个大丫头寻一位让老爷认个干姑娘替你嫁不就行啦?多大点事吗!“小姐说,“这样行吗?让夫家知道怎么得了呀!“那玩伴小丫头听了都笑出声,“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跨的,除了内宅几个亲近的人认识你之外,谁见过你?再说老爷身下到底有几个儿女外头谁又能知道呢!“
小姐想想也是!可又担心起来,“太太身边的大丫头?可要是她一不小心给露了馅儿,哪可怎么办?这可不是笑话?“那个小跟班冷笑一声,“露馅儿?她们在太太面前调教的比你这位小姐更像正牌的小姐,小姐你都知道太太身边那几位大丫头可是啥活不干,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汪家请教师教她们读书认字,弹琴绘画,女工绣刺每个人身边还有好几个小丫头伺候着,这可是太太精心调教准备在官场上送人的!如果你请她们代嫁,她们巴不得呢,当礼品送给有钱人,那就是个玩物,连妾都不如!代你嫁过去那可就是正宗的一品夫人,八抬大轿从正门进,十里红妆往里抬,一进门那就是少夫人,少奶奶!娘家财大气粗的,谁也不敢小瞧她,放着这么好的日子不过,她还敢去拆台?露了馅儿?那她就是吃饱撑地昏了头吧?不知道怎么去死好啦!“
小姐点点头表示认可,她又问,“这个法子你咋想出来的?“小跟班说,“小姐呀!这书上都有啊!什么移花接木,暗渡陈仓,张冠李戴,瞒天过海!偷天换日,狸猫换太子的!“小姐都逗乐了,问她的小跟班,“这么好的事儿你咋不替我嫁呢?“小跟班叹了一口气,“那几位姐姐都是太太精心调教了多年,我在你身边,你调教过我吗?你都疯淘地没个小姐样,还指望我像点小姐的样?再说我这么丑陋,一点规矩也没有,整日在内宅里就是跟着你疯淘的,哪还那有个小姐的样,还没上那八抬大轿呢就被人识破,最后不是被别人拉着去沉塘,就是被逼着上吊。“小姐跟小跟班说,“这个法子要不要和太太说一声,“小跟班说,“小姐呀,你想想看哟,老爷太太那都是干大事的人,在官场生意场混地是风生水起的,我一个小笨丫子都能想出的招,他们老人家还想不到?你呀就省省心吧!愁这没用的干啥?“小姐一听也是,可是还是不放心,这可是自己的终身大事,万一母亲,,,,于是悄悄的找到母亲,把这件事跟母亲一说,太太抚摸着小闺女的脸蛋儿,“丫头这件事就不用你操心,为娘的早就替你做了打算。“原来太太在多年前就认了个干姑娘,静静的养在后院里当亲闺女调教着,就是为了准备小姐出嫁那一天来他个李代桃僵。
这老太太什么大阵势没见过?什么大场面没遇见过?可这带着人背着枪的军官她老人家可是没见过。这老太太活了这么大岁数,也都熬成了一个老妖精,看着这位挎着盒子枪走进她家门坐在炕头上一脸的笑容的年青军官,她就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她老人家看地是明明白白,也想地清清楚楚!首先她明白,俗话说的好啊,民不与官斗,更何况是带枪的军官,而且自己的大儿子,大孙子,还是在他手下干活儿讨着营生,还一脸和气的上门跟自己商量,不管他说的啥,那都必须点头答应。更何况这个年轻的军官还替自己着想,留下自己的大儿子和大孙子种地服侍自己。其次自己这个喝过洋墨水的宝贝孙子回到村里,太扎眼,一定会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有不少人会打他的主意,你今天不把他给这个军官带走?那么明天保准就会有那些不知底细的人登门来问你要人,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这个年轻的军官带走,多少知道点底细,自己也放心。那老奶奶也拉着梁连长的手,说自己的这个小孙子,只不过读了几天书而已,就认得几个字,没见过什么大阵势,大场面?还是个孩子淘气着呢,跟着你我也放心,你就多多开导开导他,有什么做不对的地方,请你多原谅。”
这一老一少俩人正坐在炕上唠着,正巧阿义做完登记回来了,梁连长因为得到老太太的恩准,心里也有底气,不怕你这小子不同意,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阿义,阿义一听,坚决不同意,说自己已经打算在村里办一个小学!准备在这里当教师,教村里孩子认字,哪也不去!心想如果自己现在去国军那里,最起码给自己弄个连长当当,跟着你去才当个小文书,亏你想得美,再说自己读了几年书又不会行军打仗的,去你那里能干个啥!这老奶奶真是个人精,一看俩人说不到一起去,急忙出来收拾局面,说是请梁连长先去院外透透气儿,她自己与小孙子唠几句,等梁连长出去后,奶奶悄悄的把这其中的道理掰开揉碎啰,跟小孙子说个明白,最后一句话,这支部队只有他一个人识字,将来必有作为。于是梁连长当天就把阿义这个洋学生带在身边做他的文书,给他读上级发来的文件,写个通知,写个报告,写个标语什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