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古法焖鹅的威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6章 建设与生产(二),抗战之烽烟万里,爱吃古法焖鹅的威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于这个问题,李宏并非没有路可走,他有一步棋,只是眼下还没有门路。其实办法和李宏与德国人的交易一样,李宏可以再用武器图纸和其他国家的人交易,用来换取发展资金。不过这个办法并不是什么长久之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李宏最好有一条稳定的资金来源,这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之后,李宏当即叫来了县长李渝,说道:“李兄,今天我去了一趟巡镇,据德国人的消息,他们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煤矿和铁矿,因此我决定在此建立煤矿厂和铁矿厂。这件事离不开县政府的配合,因此我希望你可以全力以赴,尽快把这件事落实。”
李渝当即拍着胸脯保证:“李主任放心,这件事我亲自督办,保证尽快建成。”
李宏对他的态度很满意,说道:“李兄,现在这里就你我两个人,不必这么拘束,你比我年长,称呼我名字就行。”李宏此举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拉近和李渝的关系,若是一味的太过正式,很容易让人误会,产生隔阂。李宏希望能将辖区内各级官员拧成一股绳,因此自己就不能太过于生人勿近,必须和其他人拉近感情。
李渝听到李宏这么说,心里高兴不已,在他看来,李宏如此做那就是真正的将你当成了自己人。于是李渝脸上瞬间浮现出笑容,说道:“既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宏紧接着问道:“李兄,眼下已经进入 3 月,春耕即将到来,关于河曲的农业发展,你有何高见呢?”
李渝想了想,说道:“贤弟,以往河曲县人口不过五六万人,原本的耕地就足够养活全县百姓。可自从鬼子进入晋省后,大量难民涌入,据我统计,截止到目前,河曲县的难民加上原本的百姓,总人口已经达到了 10 万人。如此一来,粮食压力也是很大,为此,我已经打算从今年的税收上拨出一笔钱来采购粮食,缓解粮食压力。”
李宏听后,对此表示不赞同,说道:“李兄,常言道靠山山倒,靠海海枯,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从其他地区采购粮食风险太大了,一面是随着抗战的发展,粮食价格必然上涨,这其中的花费必然不是小数目,一面是粮食这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若是对方不卖或者买了粮食运不过来,那也是白搭。我们这一仗让小鬼子吃了大亏,他们暂时没有能力进攻我们,但是他们一定会封锁我们,断绝我们的与外界的物资交易。因此我的想法是咱们不如拿出一笔钱,鼓励老百姓自己开荒,虽然说这里的土地开荒难度较大,但也并非不行。而且河曲紧靠黄河,水源丰富,开荒可行性很高,只要我们自己种出粮食,就不怕小鬼子封锁。”
李渝明白李宏的意思,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开荒,只是如何让难民和本地人和睦相处,共同开荒,他一直没有好的办法解决。于是李渝便说:“贤弟,我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河曲县近半都是难民,与本地人一起开荒的话,这土地该如何分配,如何保证双方不发生矛盾,如何让难民彻底融入这里,这些问题困扰着我,我没有办法解决。”
李宏想了想,说道:“李兄,这样,你先回去召集县政府工作人员开会讨论一下,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另外我这边会给各县政府发电报,让他们尽快来到行政公署,三日后我将会召开会议,到时候我们再重点讨论此事。”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告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