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重建废土(13)
字浅意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 重建废土(13),系统在手,不享受岂不是浪费?,字浅意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曾经那片化工污染肆虐的区域,如今已在五位蓝星来客的努力下,绽放出盎然生机。
碧氧灵羽草似绿色精灵,轻盈摇曳间净化着每一寸空气;馥香盈穗黍饱满的麦穗五彩闪耀,散发着丰收的希望;炎寒御磁藤银灰的藤蔓交织,为区域构建起抵御外界侵扰的屏障;润水凝晶荷淡蓝色的叶片舒展,静静净化汇聚着水源;磐岩棘盾樟如钢铁卫士,坚实守护着这片重获新生的土地。
然而,当他们满怀欣慰地环顾四周,却发现不远处的核污染区如一头狰狞的巨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踏入核污染区,一股阴森的寒意扑面而来。这里的土地呈现出诡异的灰白色,如同被死神抚摸过一般,毫无生机。破碎的建筑物残骸扭曲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灾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且令人作呕的气味,厚重的迷雾笼罩着一切,让人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经分析,这核污染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早年厄洛斯星上一场失控的核试验,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毫无阻拦地渗入土壤、飘散在空气中。加上后续缺乏有效的防护与治理措施,使得这片区域逐渐沦为生命的禁区,辐射强度极高,对生物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陈风表情凝重,蹲下身子,随手捡起一块沾染着辐射尘埃的石头,仔细端详后缓缓说道:“这情况比想象中还棘手,但我们不能退缩。” 众人坚定地点点头,迅速打开核聚变形背包,将其变形为各类先进的探测仪器。吴度手持高精度辐射检测仪,小心翼翼地检测空气中和地表的辐射剂量与分布情况;苏然利用基因探测设备,试图寻找在如此恶劣环境下仍可能存在的耐辐射生物基因线索;陈风操作气象与能量探测仪,分析这里特殊的气象条件以及辐射与能量转换之间的关系;赵洋运用地下水探测雷达,排查地下水源是否受到核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周凯则使用地质结构扫描仪,探测地下深层的地质构造,为后续治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经过一番紧张而细致的探查,他们发现核污染区虽然整体辐射强度高,但在某些区域,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辐射相对较弱,存在一定的治理突破口。众人围坐在临时搭建的营地内,就探查结果展开激烈讨论,试图确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吴度率先发言,他紧锁眉头,神情严肃地说:“我们需要培育出能够吸收和转化辐射物质的植物,从根源上降低辐射强度。” 苏然紧接着补充道:“没错,同时要考虑植物的适应性,确保它们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存活并繁衍。”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逐渐勾勒出治理核污染区的蓝图,决定培育适合这片恐怖地貌环境的特殊植物,开启拯救核污染区的艰难征程。
清晨,微弱的阳光艰难地穿透核污染区厚重的迷雾,洒在五人坚毅的面庞上。他们带着精心培育的植物幼苗和各种工具,步伐坚定地踏入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
周凯扛着一捆经过特殊改良的 “辐射抗性树苗”,大步走向预定种植区域,大声说道:“这树苗可得争气,给这地儿先稳住根基。” 说着,便挥动铲子,奋力地在坚硬且被辐射污染的土地上挖掘树坑。每挖一下,都扬起一阵带着辐射尘埃的灰土,但他没有丝毫退缩。
吴度和赵洋小心翼翼地将 “辐射净化草” 种在树苗周围。这种草是吴度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结合蓝星上一些耐辐射植物的基因培育而成。它的叶片呈深紫色,表面布满细小的绒毛,能够像海绵一样吸附空气中的放射性粒子。吴度一边种植,一边叮嘱赵洋:“这草对净化空气至关重要,一定要种好。” 赵洋点点头,专注地将一株株草苗植入土中。
苏然则忙着播种 “能量转换谷物” 的种子。这些种子是他经过无数次实验,培育出的能够利用辐射能量进行生长的特殊作物。苏然一边播撒种子,一边喃喃自语:“希望你们能在这辐射环境里茁壮成长,为这片土地带来生机。”
陈风在一旁利用仪器实时监测辐射强度、气象条件等数据,并根据数据变化,指导大家调整种植策略。他紧盯着仪器屏幕,不时喊道:“这边辐射量较高,多种些净化草。”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辐射抗性树苗的根系努力地扎入坚硬的土壤,尽管受到辐射的干扰,它们依然顽强地伸展着。深紫色的辐射净化草在微弱的阳光下,微微颤动着叶片,开始吸附空气中的放射性粒子,空气中那股刺鼻的味道似乎淡了一些。能量转换谷物也从土里探出了嫩绿的芽尖,它们在辐射的洗礼下,努力地进行着独特的能量转换过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