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星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奇闻怪谈,白龙会,何星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真是晴天霹雳,好好的天气,突然间就狂风暴雨!高考放榜以后,刘若林失魂落魄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467分,所有好的大学都与自己无缘了,真是难以置信,自己的模拟考试从来没试过这么低分啊!老天,告诉我,这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考得怎么样?”看着湿溜溜回来的儿子,母亲问。
“没考上。”刘若林木然道。
“哦。”母亲的表情失望。与其说失望,倒不如说是解脱。因为即使考上了,上大学的钱还没有着落呢。
刘若林往上几代,都是农民,两兄妹读书的钱来源于是七八亩薄田和养的几头猪。大学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也不是这个家庭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刘若林也没打算复读了。
应该说,可以读高中,来源于母亲的坚持。刘若林是村里第一个去县城念高中的人。村民之所以不让自己的孩子上高中,归根到底是穷。要完成小学、中学的教育尚且要他们疲于奔命,更何况是读高中考大学?刘若林有时会想:要是中国的农民不用负担孩子的教育开支,脱贫一定不成问题。
刘若林开始联络自己的同学,希望通过同学找份工作。
在家里闲着无聊,刘若林爸爸要了点钱,到镇上转了几圈。街上,熙熙攘攘。小镇上,几天才一个赶集日,大家都赶在一起,买些生活必需品,或是凑凑热闹。上了年纪,却又不老得一塌糊涂的老人家,是最不甘于寂寞的,随便转一圈,都能找到大生产运动时的同事叙叙旧。
镇上新开了一家书店,刘若林进去,租了本古龙的《天涯·明月·刀》。刘若林读书的时候是非常喜欢看古龙的书,他的书能反映生活的辛酸苦辣,金庸的小说还是太幼稚了。
刘若林闲逛着,意外的碰到了重建文化室的责任人——表叔。表叔是知道刘若林情况的,平和地道:“我的工程下在赶工,反正现在没事做,不如你先干着,等你找到合适的工作,再作打算。好不好?”
想想自己在家里也挺无聊的,刘若林就答应了。
晚上,刘若林跟父母说:“明天我要到表叔的工地做工。”
爸妈很是意外,这儿子能干这样的粗活?
“我可以的。”面对爸妈疑惑的表情,刘若林肯定地说。
第二天一早起床,刘若林吃了点炒饭,骑上自行车直奔工地。工地里很乱,建材放得到处都是,刘若林站在工地中,茫然不知所措。最后还是表叔发现他,笑笑道:“哦!你来了;先做点简单的。”所谓的简单工作,其实就是搬砖,真真正正的搬砖,把工地里堆放在一起的砖块,搬到每个泥匠的旁边,方便他们砌砖。
干了一天的活,除了头顶上的安全帽戴得不舒服外,刘若林倒不觉得有什么。可到了晚上吃饭,刘若林才发现拿筷子的手不停的颤抖,而且手上还起了几个水泡,轻轻一碰,针刺一样。
不到一个星期的劳作,刘若林双手便粗如树皮,忙找个手套戴上,结果还是不顶用,只要一碰到手中的水泡,便刺痛刺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