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夫人呐!,大明伪君子,张三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真贤妻,这还没怎么着呢,先给扣了个高帽子...
孙氏坐在椅子上,抬手抹了把眼泪,哽咽道:“大人,民女原姓柳,名慎儿,家父是洪德十七年的大同兵备道柳澄”
陈牧一听脑袋里嗡的一下,心道:夫人呐夫人,你真是给你夫君找了个好活呀!
这柳澄是何人,他岂能不知!
当年薛明宗为了害徐志和,暗通蒙古出卖大同军报,迟误粮草供应,兵器以次充好,致使大同城内坐镇的徐志和只能被迫出城野战,最终战死在大同城下。
事后朝廷追究下来,被拿来顶罪的,就是这个兵备道柳澄。
如今想来是这女子看薛家倒了,以为翻案的时机成熟,这才拿到证据找到了自己。
可她哪里知道,柳澄一案牵扯太深,当今陛下怎么可能给他翻!
“夫人呐夫人,你真是....诶呀气煞我也!”
陈牧在那憋着运气,孙氏已经巴拉巴拉把其父如何被冤,其家如何被抄,自己又如何躲过大难逃了出来,乃至于最后落户到静乐,原原本本的陈述了一遍。
最后孙氏再次跪倒在地,将那册子举过头顶,拜道:“大人,此乃家父预感大事不妙,出事前藏起的粮草军械供应账册,其内详细记录了任内三年每一笔往来账目”
“求大人开恩,为我柳家一十三口,洗刷不白之冤”
那边苏青橙也义愤填膺,伸手捅了捅陈牧,那意思很明显:大老爷,你给个反应呀。
陈牧沉着一张脸,伸手接过账册翻了翻。
别看十余年过去了,可这账册却保存的极为完好,蝇头小楷字字清晰,一看就是被精心保存的。
其内账目分门别类,笔笔清晰,页脚更有印章签押,实打实的铁证。
不解不行呀!
陈牧合上账册,伸手搀扶起孙氏,正色道:“嫂夫人,你这案子,本官接了”
孙氏大喜,刚要再拜就听陈牧继续开口:“然如此大案,本官不能听你一面之词,此案我会详细查证,一旦此中果有冤情,本官拼着官位不要,也要为你柳家鸣冤”
孙氏那喜色僵硬到了脸上,眼中泪水又徐徐滑落,原本她以为薛家倒了,陈牧又是巡抚之尊,翻案再不是难事,可听陈牧的意思,这案....
苏青橙一看她这个样子,立刻拉住他胳膊,温言劝慰道:“朝廷翻案自有规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只要有夫君在,如此大冤必能大白与天下”
孙氏一听也有道理,立刻止住悲声,屈身一礼:“民女醒的,此案就拜托大人了”
陈牧点点头,又安抚宽慰了几句,拿着账册又回到了书房。
往那一坐,他就琢磨开了。
可怎么想,这个案子他也不能碰,不能翻!
联想到蔡庸的口供,薛明宗如此做的前因后果已经明晰,此案既然涉及到已故的太后,自然也就是涉及到当今陛下。
他能有如此地位,全靠皇帝栽培。
官场之中,立场决定一切。
忠诚不绝对,那就是绝对不忠诚!
一旦屁股坐歪了,后果不堪设想。
无论是长公主也好,还是郭桓,都是通过昔年大同之事,才搭起的联系,可陈牧从未想过把这个事翻过来。
至于蔡庸说的什么皇家血统,更是从未放在心上。
事涉皇权,陈牧岂敢轻易触碰。
他不是能把泰始皇帝骂的狗血淋头的海刚峰。
然而这个事,他不管好像也不行。
孙氏当面喊冤,他人人皆赞的陈青天,难道有冤不查?
“青橙呀青橙,你是把你夫君我,彻底架到炉火上了”
陈牧端坐在椅子上,喟然长叹:“诶,看来这个风评,还是有些瑕疵的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呀”
一瞬间,陈牧觉得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又深了一层。
但是这人生感悟,还解不了他目前的两难处境。
陈牧思量无计,便打算先仔细看看这账册。
晚上室内照明,全靠灯笼里蜡烛的火光,这账册上又都是蝇头小楷,陈牧拿起账册顺势就靠向了烛台。
有道是屋里讲话,外面有人听,
路上讲话,草里有人听。
这话一点都不假。
陈牧虽然身具顶尖内力,可毕竟不是武林中人,也没有那习惯随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知道就在他琢磨的这一会,房顶上就趴了一人。
这人其实来很久了,刚才他看见的那影子不是张三,就是房顶这位,
她一见陈牧把账册凑到了烛火边,以为陈牧要毁灭证据,哪里还能忍得住,当即双脚一跺瓦片,就听“咔嚓”一声,整个人从房顶就冲了下来,一声娇喝之下,伸手直抓陈牧手中的账册。
“给我”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