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六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7章 朱五六的野心,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年代文六六,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五六站在城楼上,望着九州光网如活物般脉动,忽然握紧了手中的竹笛。

笛身上新生成的光纹正与北斗星的轨迹呼应,仿佛在指引他望向更远的天地。

“系统,若将这文脉共振推向四夷,会怎样?”他轻声问。

玄铁令牌立刻投射出星图,原本局限于中原的光网边缘,正有细碎的光丝试图向西域延伸,却在玉门关外寸寸消散。

“异域文明有其自身频率,强行共振只会引发湮灭。”系统的声音带着警示,“譬如波斯的祆教圣火,其‘二元论’频率与‘中庸’相悖;罗马的法典光纹,运行逻辑与‘礼’的脉络难以兼容。”

朱五六却想起曲江池的鱼。那些鳞片上的光纹并非天生,而是文脉觉醒后逐渐生成的共振印记。

他转身走向鸿胪寺,那里正停着一艘刚从扶桑返航的遣唐使船,船帆上还沾着东海的盐粒,在月光下泛着银光。

“把这个挂在桅杆上。”他将一枚刻着“和而不同”的铜铃递给船长。铜铃接触船帆的瞬间,立刻渗出与“海纳百川”频率相合的青光,顺着帆布的经纬蔓延。

“下次返航时,告诉我扶桑的樱花,是否会在绽放时唱出《诗经》的调子。”

三个月后,遣唐使带回的消息令人振奋。

据说铜铃在航程中始终发出清越的声响,每当船经某处海域,浪花便会在船尾拼出当地渔民的祷词,其中既有“风平浪静”的汉字光纹,也有扶桑语“海の神”的假名波动。

最奇的是抵达港口时,当地工匠打造的漆器上,突然浮现出“巧夺天工”的光流,与铜铃的频率产生了微弱共鸣。

“这便是‘求同存异’的力量。”朱五六站在西市的货栈里,望着那些从波斯运来的地毯。

织毯上的葡萄纹样间,正有细小的光丝与长安酒肆的“丰年”频率相触,如同初萌的枝芽试探着伸展。

他指尖轻触毯面,玄铁令牌立刻浮现出新的文字:“文明共振非同化,乃共生。”

次年开春,一支特殊的商队从长安出发。驼队的领头骆驼挂着刻有“互通有无”的铜铃,商人们携带的不仅是丝绸茶叶,更有朱五六特制的“共振瓷瓶”——瓶中封存着长安市井的频率。

面摊的太极面团、酒肆的《诗经》酒音、修笔铺的“文以载道”青光。

当商队抵达大食国的巴格达,瓷瓶在集市上自动开启。

面摊的频率与当地面包师揉面的节奏相遇,烤出的面饼上竟浮现出“民以食为天”与“食物乃安拉恩赐”的双重光纹;酒肆的古音与市集的叫卖声交织,让路过的孩童自发吟唱起“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混编歌谣。

最惊人的变化发生在海路。

朱五六命人在广州港的商船底部刻上“道法自然”的纹路,当这些船只穿越印度洋时,船底的光纹与季风产生共振,竟能提前三日感知风暴的来临。

有一次,一艘大唐商船遭遇海盗,船上装载的共振瓷瓶突然碎裂,无数“义”字光纹化作银箭,将海盗船的桅杆缠绕成光笼,笼上浮现的既有汉字“盗亦有道”,也有当地文字“正义不分疆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小漂亮npc美貌值爆表

不知啾困

挣扎于我所写下的世界

浅色为千色

三国:征战汉末

邙山之北

大不列颠之影

趋时

掠夺无数天赋,我在全民时代封神

余太劫

龙虎山捉鬼道士

番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