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封剑缘由,藏剑谷,言不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十四章 封剑缘由
辞别了伏常山师徒二人,李墨仙便不再耽搁,一路往着藏剑谷的方向而来。
李墨仙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得将胸中的玉玺留好退路,这个时候再也无法考虑其他因素,在这个世上,李墨仙最为信任之人只有黔地那位声名赫赫的结拜义兄,楚平澜。
颍川距离藏剑谷有两千多里路,加上山多路窄,一直过了八九日,李墨仙才终于到了藏剑谷。
见到了楚平澜,李墨仙便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讲与了楚平澜,并将那方传世玉玺托付给了楚平澜,叮嘱义兄千万要当心,万万不能走漏了一点风声。
楚平澜听到整个事情居然如此曲折,又听到自己这义弟将不久于人世,一时只是感慨万分。
兄弟二人在沉鱼楼上喝得酩酊大醉。
这是楚平澜与李墨仙见的最后一面,也是李墨仙人生之中的最后一场大醉。
第二日清早,李墨仙没有与楚平澜辞别,只身迎着厚重的晨雾,沿北向长安而去。
后来楚平澜便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一直到了通纪二十一年年初,这件事才又起了波澜。
正月十五元宵刚过去,藏剑谷来了一位客人,当朝鸿胪寺卿高名嵩突临藏剑谷。
高名嵩,字清岳,鸿胪寺左少卿,从三品,当朝名声尚可的一名两朝元老,那一年的京师政变,高名嵩是为数不多能得以自保,事后仍能受到重用的朝中大臣之一。
“不知高大人此行为何?”藏剑谷历来外客不多,来自朝廷的官员更是少之又少,楚平澜心中惊疑不定问道。
高名嵩能在乱世自保,自然也是个人精,当下也是模糊反问道:“楚掌门应当大致猜出了一二吧?”
楚平澜心道难不成是玉玺之事走漏了风声?不过脸上却是佯装不知:“请高大人名言,楚某确实不知。”
高名嵩盯着楚平澜看了一会,随即笑道:“前辅国大将军李墨仙是楚掌门的结义兄弟吧?”
“确是义弟,不过也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楚平澜谨慎回应道。
“那通纪九年,楚掌门可见过李墨仙?”
“并不曾。”楚平澜随口便撒了个谎,他心中也大致晓得,当朝皇帝白无疆应当是怀疑李墨仙当初将玉玺交于了自己,但却并未查到任何实质的把柄,不然今日来访的便不是鸿胪寺卿高名嵩,最少也是数万军士围谷了。
高名嵩一双鹰眼死死盯着楚平澜,放佛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什么破绽一般,而楚平澜纵横江湖几十年,不管心中如何惊疑,面上早已安稳如山一般,叫人半点看不出波澜。
高名嵩手指轻点案桌,突然扯开了话题:“据说楚掌门一身武艺独步天下,在江湖中人威信甚高,皇上时常在百官前念叨,说江湖幸得有楚掌门这般人物坐镇。”
楚平澜皱了皱眉,对什么皇帝看重这番鬼话自然是不信的,但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
“高大人请明言。”
高名嵩笑了笑,压低了语气道:“楚掌门是个极聪明的人物,但你大概有所不知,你那义弟不通晓国家大义,做了些让当今圣上不高兴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