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巨型墨鱼虫,星空的奇异之旅,重复阅读,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的们,都听好了,这是你们争取荣誉的机会,胜利得到荣誉,失败就给我安心巡逻去。”F107的话语传遍每个分舰队指挥官的耳中。
“又犯病了。”这是所有分舰队指挥官的想法。
它们此时都认真的分析巨型虫族情报,守卫已经开发的行星是很无聊的事情,舰队甚至都不用调动,只是安静的在轨道上悬浮就行。相对而言,参与攻击行星的任务更有意思。
2号分舰队攻击失利已经被撤回,5号分舰队指挥官正双眼冒光,摩拳擦掌。确实是双眼冒光,它双眼红光闪烁表示出心中的兴奋。接下来它要好好表现,星巢舰队的舰队副指挥官的位置还是可以争取的。万一哪天F107抽风被撤职,它就是下一任星巢舰队指挥官。
舰队换防非常简单,特定航线上的超空间拦阻设备被全部关闭,两支舰队从不同位置进入超空间直接到达相应目标。在舰队到位后,超空间拦阻设备再重新开启。
既然机械文明在星域内放满超空间拦阻设备,不然有战略意义,星巢基地作为后来者,继承这种战略优势就不能轻易放弃。至少在彻底了解这片星域前不会停止这种战略优势。
5号分舰队到达目标后,第一时间就分出子舰队攻击那些曾经居住沐浴虫的类行星。既然巨型虫族有太空力量,自然优先摧毁敌人的太空力量。
一艘星火级巡洋舰配合1艘野牛级驱逐舰,加上一艘猎鹰级护卫舰,组成的子舰队立刻分头行动。藏匿几百万墨鱼虫的类行星,数量自然不少。
面对类地行星,巡洋舰和驱逐舰的火力自然不够,护卫舰的火力主要是防空。此时它们攻击的目标是那些曾经出现过墨鱼虫的洞口。宇宙是有记忆的。
曾经被光线照射的目标都会反射光,距离太远无法分辨,不过同在一个星系内部的星巢分舰队自然能清晰记录这些信息。找到洞口后,战舰主炮直接开火。
野牛级驱逐舰的主炮火力全开,激光柱准确的命中目标,很快类行星表面就开始分解融化。高能照射的灼烧伤害不是一般物质能抵抗的,目前已知抗热的技术只有护盾。
就是镜面反射也会因为集中的热量而瞬间融化。一般都是能量护盾才能抵消能量武器的伤害。此时表面伪装融化后,内壁曲折的通道直接显露出来。
一发聚变弹从星火级巡洋舰上发射出去,这是一颗常规导弹。内部的反物质发动机只要几克的燃料就能飞行十几万公里。此时它顺利离开弹舱。
用一种极高的速度飞速接近类地行星,它的速度很快,并且在推进力的作用下不断加速。头部的智能引导头高速测算轨道。随着接近洞穴,洞穴内部的结构逐渐清晰。
导弹用极高的速度直接冲进洞穴,弹头斜面疯狂喷出高压气体,在头部形成一个气垫。原本因为超高速要撞击洞壁的导弹在高压气垫保护下顺利滑入洞穴深处。
洞穴的深度无法计算,里面错综复杂,高速飞行的导弹是强行挤进去的,无法高密度转弯。类地行星内核几近熄灭,洞穴深度超过百多公里,弹头在达到一个无法转弯的地方时直接引爆。
聚变弹直接引爆,超过十几亿吨的爆炸当量直接将类行星内部搅的稀烂。无数的热气从整个类行星的洞口喷出来。大量的热气中还夹杂着大量的有机物残肢。
一些墨鱼虫整只都被喷出来。它已经被震死了,正安静的飘向宇宙空间,直到某个临界点才重新被类行星的引力捕获。墨鱼虫的尸体重新掉落在类行星上,身体破碎酸液将地面腐蚀的坑坑洼洼。
聚变弹爆炸的核心位置,大量物质被彻底融化蒸发,部分硅元素被晶体化形成一个球形气泡。显示这里曾经发生过难以想象的破坏。墨鱼虫洞确不止一个。
第二发,第三发导弹也顺利进入相距几十公里的另外两个洞口。同样的爆炸接连发生,极小的空间产生极大的爆发,巨大的热量和能量疯狂的需要宣泄。
三次爆发在类行星表面都出现巨大的裂隙,原本圆润的类行星上远远看去都是裂痕。星火级巡洋舰的攻击并没有结束,几颗聚变弹直接打入这些裂隙中。
这次采用的是常规弹头,发射的导弹第一时间进入短距超空间移动状态。可惜在超空间拦阻设备的干扰下不能直达目标而是才走到一半就被驱离超空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