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岳阳楼记隐衷肠——贬官集团的聚散,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秋草连天:离筵上的断肠诗

至和元年的重阳宴,岳阳楼头只剩杜衍、富弼二老。侍女捧上的蟹酿橙,摆成了当年四谏官的位置。醉眼朦胧间,欧阳修仿佛看见范仲淹举杯吟哦,伸手去扶,却打翻酒壶浸湿奏折——那正是他弹劾滕子京的副本。

湖面飘来《渔家傲》残句:\"浊酒一杯家万里...\",老舟子说是范公绝笔。杜衍颤巍巍站起,将代表\"庆历新政\"的玉带投入火盆。火舌吞没和田美玉的刹那,君山岛传来湘妃竹的呜咽。

这场凄凉的离席,见证政治同盟的必然衰亡。当共同的政治理想破灭,再深厚的私谊也难抵时势洪流。这暗合《周易》\"穷则变,变则通\"的易理,却更添几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怆。玉带成灰时,新党旧党的轮回已在酝酿。

五、碑影残照:青史留名的代价

元佑党人碑立起那日,洞庭湖畔的渔夫网起半截残碑。拂去青苔,\"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字只剩半边,倒像是\"优\"字。说书人在茶棚讲古:\"当年范公夜泊岳阳,见江豚拜月...\"忽有孩童指着湖水惊叫:\"那是不是范仲淹的官帽?\"

众人望去,唯见落日熔金处,半片残舟载着破碎的琉璃瓦,瓦上\"庆历四年春\"的刻痕,正随波光渐渐淡去。

岳阳楼千年屹立,庆历群贤却成传说,揭示政治同盟的终极悖论:青史留名的往往是理想,被遗忘的总是算计。这恰如《道德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当喧嚣散尽,真正的遗产反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传承。残碑上的\"优\"字,或许是历史对理想主义者最慈悲的注解。

警世箴言

《岳阳楼记》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战国策》谓:\"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淮南子》载:\"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绍兴年间的某个雨夜,陆游系舟岳阳楼下。老舟子指着斑驳的《岳阳楼记》碑刻:\"客官可见这'忧''乐'二字?听祖辈说,当年刻碑时,范公的泪滴在'忧'字上,滕公的血渗进'乐'字里...\"忽然惊涛拍岸,溅湿碑文,墨色氤氲处,竟显出庆历年间某次密议的与会者名单,转瞬又被浪花抹去。唯有江心渔火,如豆般明灭,照着千年不息的洞庭水,继续演绎着新的聚散离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称帝了,才告诉我父母是禁忌级?

满汉全席

洗浴城里的那些事

会做饭的武曲

魅妖诱惑,被疯批大佬们强制爱了

冰心芸芸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背手装逼13抬手打脸

股市搬运工

短耳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