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胡麻案·卖油郎独占花魁,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灯火樊楼笑语喧,油郎暗数牡丹钱。
谁人解得风尘计,一寸真心换青天。
油担子里的青云志
南宋临安城,卖油郎秦重挑着桐油担子,日日在清河坊叫卖。他的油葫芦上刻着细密划痕——每卖出一斤油,便刻一道痕,积满十道便投一枚铜钱入竹筒。这法子暗合《九章算术》中的“累黍计”,三年竟攒下十两雪花银。
《醒世恒言》只道秦重痴情,却未提背后杀机:花魁娘子莘瑶琴的赎身价明码三千两,实则暗藏截机网。老鸨早与绸缎商张员外立契:凡欲赎瑶琴者,须从张家布庄采买嫁衣。张家布价高市价三倍,截断寒门子弟的最后一线希望。
红罗帐外的断魂锁
瑶琴房中那架蜀锦屏风,原是一道无形枷锁。张员外买通画师,在屏风暗处绣满咒文——梵文“缚”字与道家“锁”符交织。嫖客见此,多生心悸而退,唯秦重目不识丁,反逃过一劫。这手段出自《夷坚志》所载“厌胜术”,以玄学为刃,行截机之实。
更阴毒的是,张氏布行垄断临安城染料,凡私自染布者皆遭泼粪之辱。秦重初备聘礼时,所购白布竟在一夜间霉变生斑,恰似《齐民要术》中“霉衣计”——以陈醋混入露水喷洒布料,毁物于无形。
灵隐寺前的活路开
绝境中的秦重,忽忆《梦溪笔谈》中“胡麻油燃灯不烟”的记载。他典当棉袍,换得西域胡麻籽,在灵隐寺前支起油摊。恰逢佛诞日,方丈正苦于灯油污佛像,见胡麻油清亮无烟,当即订下全年用度。
此举暗合《孙子兵法》“围魏救赵”之策。当赎身之路被截,秦重转攻佛门市场,以“七宝琉璃灯”专用油打开生路。正如《盐铁论》所言:“官市不通,则民市兴。”他避开张员外的丝绸截杀网,自创一套佛前供油体系,三年竟成临安胡麻油巨贾。
百花楼上的无价盟
赎身那日,张员外携契约威逼:“瑶琴姑娘的霞帔,非我张家天丝锦不可!”秦重大笑掷出木箱,内盛三百高僧联名的《胡麻油功德簿》——原来他暗中将胡麻油利钱尽数捐作佛像金身。灵隐寺八大护法亲临作证,以“佛门功德衣”替代世俗嫁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