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志怪皮囊:聊斋世界的身份寓言,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青林黑塞夜茫茫,孤魂衔恨入愁肠。妖狐不解人间事,偏借皮囊话炎凉。”

画皮撕破美人面

太原书生王生晨起读书,见窗外柳荫下立着个翠袖女子,自称“逃妾小倩”。他贪其美色藏于书房,夜夜红袖添香。忽一日遇道士厉喝:“君身邪气缠身,死期近矣!”王生不信,半夜捅破窗纸窥视——那女子正执彩笔描画人皮,转眼披上皮囊又成绝色。

《画皮》这则寓言,撕开了人性最深的恐惧:我们爱慕的皮相之下,或许藏着食心恶鬼。蒲松龄在文末叹道:“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正如《庄子》所言:“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世人总被虚像所惑,却不知真假本是一体两面。

崂山穿墙术外传

即墨书生王七赴崂山学道,见道长穿墙如过虚影,跪求仙术。道长授诀:“俯身疾走勿生妄念。”王七归家炫技,撞墙头破血流。妻子讥笑:“穿墙术穿不过名利心。”《崂山道士》这则笑话,戳破多少虚妄的修行——有人借道袍遮掩贪欲,有人以神通粉饰无能。

更深层的隐喻藏在王七的“穿墙咒”里。道长演示时,墙头月光忽明忽暗,暗示虚实转换需借天时。王七归家选正午演练,恰似在光天化日下暴露贪念。正如《淮南子》所言:“察一曲者不可与言化,审一时者不可与言大。”

阿绣双生辨本真

辽东货郎刘子固痴恋杂货铺女阿绣,却不知眼前人是狐妖所化。真阿绣归来时,双姝并立难辨真假。狐妖忽指镜笑问:“君爱皮相耶?魂魄耶?”镜中映出刘子固身影——他爱的究竟是阿绣的温婉,还是自己心中的幻影?

蒲松龄在此埋下绝妙机关:当狐妖黯然退场时,真阿绣的举止竟带了几分狐媚。《聊斋》评家但明伦批道:“假阿绣胜真者,以真者未能尽真。”这恰似《金刚经》偈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与假的界限,在情爱面前愈发模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称帝了,才告诉我父母是禁忌级?

满汉全席

洗浴城里的那些事

会做饭的武曲

魅妖诱惑,被疯批大佬们强制爱了

冰心芸芸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背手装逼13抬手打脸

股市搬运工

短耳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