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盐枭弄潮录,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雪浪拍天千帆隐,灶户煮海作霜银。
谁见盐车覆辙处,尽是苍生涕泪痕。\"
海啸金
嘉靖十二年的东海之滨,飓风撕碎了最后一道海塘。咸潮倒灌三百里,盐田成了汪洋,灶户们望着没顶的盐垛哀嚎。此刻,扬州盐商汪庆余的楼船上,却飘出缕缕檀香——他正与巡盐御史对弈,手边摊着新绘的《两淮盐场淹没图》。
“天赐良机啊。”汪庆余落下一枚黑子,截断白棋大龙。三日前,他命人凿毁自家盐仓,伪装成风灾所致。实则三千引存盐早已转入地下盐窟,此刻正随着灾情发酵疯狂升值。《史记·货殖列传》所言“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煮海术
真正的危机食利者,善将天灾炼作人祸。
汪庆余深谙《管子·海王篇》的“官山海”之策,却将其扭曲为私利工具。他先买通钦天监小吏,散布“海龙王怒”的谣言,吓得灶户贱卖盐田;又指使盐丁在赈灾粥里掺沙,逼得灾民用祖传煮盐秘方换粮。这般手段,比《金瓶梅》里西门庆趁丧劫色更毒三分。
最绝的是“盐引局”。他伪造遭潮霉变的旧盐引,向盐课司申报损毁,转头却用这些“废引”在黑市抵押借贷。正如《韩非子》所言:“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当朝廷派来核查的户部郎中时,他早已将十万两赃银换成泉州海商的胡椒苏木。
浊浪迷踪
浊世中,清官往往沦为食利者的棋子。
新任两淮盐运使林如海到任那日,汪庆余送上“接风宴”:四十八道菜皆以盐雕成,席间歌姬唱的是《煮海记》传奇。暗地里,他却将林如海书房里的《盐政疏要》换成伪书——其中“恤灶减课”的条款,全被篡改为“加征补亏”。
这招“偷梁换柱”,取自《三十六计》却更隐蔽。当林如海按伪书推行新政时,汪庆余趁机哄抬盐价,再让爪牙扮作灾民冲击盐运司。恰似《红楼梦》中净虚老尼借贾府权势弄权,他要用清官的政绩作祭品,献给自己供奉的财神。
雪盐计
某夜,扬州城突然流传起“雪盐”传说。
汪家盐铺前支起丹炉,道士当众演示“仙术”:将粗盐撒入符水,竟析出雪花似的精盐。汪庆余宣称这是龙虎山张天师亲传的“驱邪净盐”,专克海龙王怨气。灶户们被迫用三倍盐引兑换“净盐符”,却不知那不过是《天工开物》记载的再结晶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