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2章 笑语撩欢念,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她笑着说道:“平儿你把她按着坐下,大家都是娘们儿,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就这几句话她还臊了。</p>
还真是毛丫头,什么道行都不懂,以后就知道我的话多在理,多有用处了。”</p>
……</p>
荣国府,西角门。</p>
那四辆首尾相随的马车,一路行到荣国府角门处,便在路边依次停下。</p>
因为午后炎热,路上并没有多少行人,看到这情景的人倒是不多。</p>
但看守西角门的家丁却已留意到,因寻常府上常有外客来访,也都是马车临府停靠。</p>
这些马车单单在角门对过停靠,自然是到贾府拜访,而且一气四辆马车,这阵势可算不小。</p>
此时,打头那辆马车之上,下来个管事模样人物,手中拿着一张拜帖,走到西府角门口。</p>
对看门家丁说道:“在下是金陵甄家大房管事,我家大太太派陪嫁刘大娘,特到府上拜会琏二奶奶,烦请通报。”</p>
看门家丁接过那人拜帖,不过他也不识字,自然不敢乱说话,但甄家却是知道的,和府上是金陵世交。</p>
那甄家管事见投了门贴,但守门家丁并不让车马入府,只是收了门贴,让他们在门外等候。</p>
他只是以为荣国府是世家豪门,府邸里规矩森严,所以心中也不当回事,只是耐心在门口等候。 但他不知其中根底,这些守门家丁,早得了林之孝吩咐,金陵甄家有人来访,不能随意放人入府。</p>
须等到回了内院二奶奶,里头传出话来再做道理。</p>
……</p>
荣国府,凤姐院。</p>
王熙凤和五儿、平儿调笑说话,正将臊得要跑路的五儿拉住。</p>
突然林之孝家的来回话,说外院传话进来,金陵甄家大房来人,要登门拜访二奶奶。</p>
王熙凤听了脸色微微一变,知道金陵自家太太来信游说,如今终于事到临头。</p>
平儿是知道金陵来信内容,对这件事根由十分清楚,她担忧的看了王熙凤一眼,不知奶奶怎么拿捏此事。</p>
五儿虽不知金陵来信之事,但那日王熙凤向薛姨妈打听甄家之事,言语神情颇为古怪。</p>
她也心中早有疑虑,还和自己三爷说过此事,三爷当时就说,二奶奶这般做派,必有缘故。</p>
所以,五儿一听金陵甄家来人,自然格外留意,方才经不住王熙凤的荤话,害羞逃跑的心思,早已扔到脑后。</p>
而且这事情听着就有些古怪,按照常理,三爷才是两府家主,世家之间相互拜会,甄家也该拜访三爷才是道理。</p>
怎么会直愣愣的只拜会二奶奶,而且拜访之人还是甄家大房的。</p>
甄家的事情,五儿可是早听说,甄家大房因为牵扯私造火器,眼下正要被朝廷治罪。</p>
如今他们大房之人,在这个风险当口,千里迢迢来贾府拜会,怎么听都不像是什么好事……</p>
……</p>
王熙凤看了眼五儿,见她听了林之孝家的话语,一双水汪汪的明眸,露出一丝明悟的神情。</p>
她心中叹息,还有几分遗憾,偏甄家人这个时候上门,未免也太不巧,事情也就没了转圜。</p>
有五儿这丫头在场,这事怎么也瞒不住的,只要琮老三一下衙,必定就知道了。</p>
王熙凤对林之孝家的说道:“你让他们大房的刘大娘进来说话,其余车马人手都等在门外,暂不得入内。”</p>
林之孝家的连忙应了,便出内院传话迎客。</p>
没过去多久时间,门外响起脚步声音,林之孝家的带着个妇人进门,手中还提个精致的樟木雕花小箱。</p>
那妇人四十左右年纪,衣裳整齐精致,举止清爽干练,看着就像是大户门第人物。</p>
她刚进了王熙凤正房,看到挺着肚子的王熙凤,神妃仙子般的人物,便知这就是正主琏二奶奶。</p>
因她在金陵之时,两次跟甄大太太拜访王家,那王家太太说过女儿正怀着身子。</p>
只是她见房中除了王熙凤,还杵着两个长相俏美的姑娘,看穿戴打扮颇为不俗,不像是寻常丫鬟。</p>
她心中便有些作难,自己要办的事情,总归有些见不得人,怎么可以当着其他人去说。</p>
其实,方才贾家的人传话,除了让她进府说话,其他车马人口都要留在府外,她便觉得不太对劲。</p>
她是甄大太太的陪嫁丫鬟,在大宅门打滚了半辈子,见多了世家场面脸色。</p>
贾家这等做派,明显是心中有些提防,不想轻轻巧巧就沾惹事情。</p>
她心中已有些忐忑失望,一下子少了许多底气。</p>
但自己受小姐重托,千里迢迢带大房的家底上门,这事怎么都要硬头皮做下去。</p>
她笑着对王熙凤行礼问好,又说些甄大太太和金陵王家太太的话头,话里意思不外乎两家交好,情同金兰。</p>
一番客套讨好的话说完,她正要说道正事,又有意看了眼在场的五儿和平儿。</p>
王熙凤笑道:“这两个是我贴身的丫头,刘大娘不必忌讳,只管说正事就是。”</p>
那刘大娘听了这话,脸上微微发僵,已觉得事情不妙,多少已有些碍手碍脚的。</p>
硬着头皮说道:“二奶奶该听你家太太说过,如今金陵那边不怎么太平,甄家眼下多事之秋。</p>
我们老爷和太太都是极本份之人,没想到家中三爷被人谋害,不仅丢了性命,还惹上说不清的事情。</p>
如今三爷人都没了,他也不能对人辩解,是好是坏,还不是都别人说了算。</p>
我们太太也是体面人,她说不管如何,三爷终归沾惹不好的事,朝廷要怎么处置,我们也只能受着。</p>
只是家中不仅有长辈要赡养,还有十几岁的公子,清清白白,不懂人事,将来还要经世做人,总归要留条活路。</p>
甄家公中的财物,我们是不敢动弹的,只留给朝廷来处置。</p>
大太太归置些日常积攒的私房钱,还有剩余的零头嫁妆,让我送到府上寄存,也是给家里老人哥儿留条活路。</p>
还请二奶奶看着甄贾两家世交脸面,还有大太太和你家太太的情分,能施以援手,找个妥当之处安置东西。</p>
甄家必定一辈子都记着二奶奶的好处,往后家中老人哥儿得以安身立命,都是二奶奶给的福报。”</p>
那刘大娘说着话,便将手中的樟木雕花小箱,放到了罗汉床上的小案几上。</p>
她笑着打开小箱子,王熙凤顿时觉得耀眼生光,那小箱子里装满珠宝环佩、首饰头面,看着都不是寻常货色。</p>
那刘大娘说道:“我家太太知道二奶奶如今有孕,眼看府上就要添个小哥儿,太太远在金陵,不好当面贺喜。</p>
来时特别交待过,这些都是家中老物件,权当送给小哥儿的辰诞之礼。”</p>
王熙凤身在豪门大户,又是多年管家,见过许多世面,看出这一小箱子物件,粗估也能值个四五千两。</p>
说什么给哥儿的辰诞之礼,其实是甄大太太给自己藏银的好处,倒是好阔气的出手……</p>
……</p>
伯爵府,西角门。</p>
贾琮得了管家的传信,听说甄芳青给自己传信,且送信之人言辞紧急。</p>
他想到甄芳青</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