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5章 因祸得福,老李沟的故事,小苗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秀兰连忙安慰道:“豆宝,你一定要坚强啊……人死不能复生,你要节哀顺变……”
这时,村里的人们也纷纷围拢过来,不断地安慰着豆宝,有人叹息着说:“这豆宝孩子也太可怜了,短短一个月内,竟然接连失去了两位亲人……哎……不过好在,招弟现在有了身孕,李大虎就算是离开了人世,应该也能感到欣慰和满足了……”
秀兰不禁在心中感叹:最近怎么这么多事情呢?先是云义受伤,又是传家受伤,原本还以为会不会又是李大虎作的妖,没想到他却死了……真是人生无常啊……
原本应该去省城大学的传家,由于种种原因被耽搁了,最终没能去成省城,大家心中都充满着失落,却有一个人心中暗自窃喜,那就是姚彩霞。
秀兰和云义都在心里深深地自责,怪自己太过粗心大意,没有及时发现传家的情况,导致他错过了去省城的机会。
姚彩霞开始每天频繁地往秀兰家里跑,而且每次来都非常热情,带着各种好吃的来,不是询问传家的身体状况,就是关心他的生活琐事。
秀兰看着眼前这个善良的姑娘,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因祸得福吗?虽然传家没有能够如愿去省城,但是看起来这个姚姑娘对他倒是挺上心的,而且还是真心实意地对他好。只是不知道自己那个木讷的儿子是否能明白人家的好意,懂得领情呢?
秀兰心里想着,便顺手倒了一杯水,端进屋里递给姚彩霞,微笑着说道:“姚姑娘,真是辛苦你了!渴了吧,来,先喝杯水润润喉咙吧!”
姚彩霞见状,连忙起身接过水杯,然后转手递给了传家,温柔地说道:“传家,你也喝点水吧!”
传家一下子愣住了,他有些尴尬地看向母亲,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杯水。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把水推还给姚彩霞,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渴,还是你喝吧!”
秀兰见状,连忙笑着打圆场:“哎呀,姚姑娘,你就别跟我们客气了!一杯水而已,你喝就是了!传家他要是渴了的话会喝水的!”
传家也赶紧附和道:“对对对,我真的不渴,你快喝吧!”
姚彩霞见传家如此坚持,这才不好意思地端起水杯,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
而在李家沟的另一边,一个妇人带着一个姑娘正步履蹒跚地走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她们的衣服早已破烂不堪,上面布满了灰尘和污渍,仿佛经历了漫长的旅途。
妇人满脸疲惫,手中紧紧握着一根木棍做的拐杖,姑娘则紧跟在她身后,两个人早已满头大汗。
当她们走到文孝家门口时,唐小雨正好坐在门前洗衣服。她不经意间抬起头,看到了这对母女。
只见那位妇人快步上前,满脸愁苦地对唐小雨说道:“大妹子,能不能向您讨碗水喝啊?”
唐小雨有些惊讶,她连忙站起身来,回答道:“你稍等一下,我给你倒水去!”说着,她转身走进屋里,拿了一个水瓢,从水缸里舀了两碗水,小心翼翼地端了出来。
妇人接过一碗水,急忙递给身后的女儿,轻声说道:“小然,快,有水喝了!”女孩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她紧紧抱住碗,像久旱逢甘霖一般,咕咚咕咚地大口喝着水。
唐小雨看着女孩如此急切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她连忙说道:“别急,水多着呢!”
然而,转眼间那碗水已经被女孩一饮而尽。她放下碗,舔了舔嘴唇,似乎还没有喝够。犹豫了一下,女孩抬起头,用略带羞涩的声音对唐小雨说:“婶子,我还能再要一碗水吗?”
唐小雨想都没想,顺手就又给母女两个添了一碗水,还不忘叮嘱道:“慢点喝!”
妇人接过水后,先是道了声谢,然后才开口说道:“多谢您的水啊,我想问一下,我们这是到了什么地方了?”
唐小雨回答道:“这里是李家沟,您是外地人吧?不知道您和您女儿这是要去哪儿呢?”
妇人听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我们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啊……”她一边说着,一边环顾起四周来,目光最后落在了文孝家的院子里。
只见院子里,一串串金黄的玉米高高地挂在屋檐下,大蒜和辣椒也被串成了一串串,整齐地晾晒着。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村子的富足,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的人们都能吃得饱饭。
妇人看着这一切,稍稍顿了顿,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说道:“大妹子,这是我的女儿,叫小然。我带她出来,其实主要是想给她找个好人家。我就是想问问,你们这个地方,有没有和我这孩子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啊?”
唐小雨听了妇人的话,不禁有些诧异,她连忙问道:“您这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吗?”
那妇人缓缓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绝望的神色,叹息道:“我们已经没有家了!要不是因为还有这个孩子,我可能……早就不想活了!”她的声音略微颤抖着,仿佛压抑着无尽的痛苦和哀伤。
唐小雨见状,急忙从一旁拿起一条毛巾,递给那妇人,关切地说道:“对不住啊,提起了您的伤心事……咱们先别站着了,坐下来慢慢聊吧。”
就在这时,小然的肚子突然发出了一阵咕噜咕噜的叫声,声音在这安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唐小雨闻声,立刻意识到小然可能是饿了,连忙说道:“姑娘,你是不是饿了呀?你们要是不嫌弃的话,我这儿还有早上没吃完的饼子,先拿去垫垫肚子吧。等会儿我再给你们做些好吃的。”
那妇人满脸感激地接过唐小雨递来的饼子,眼中闪烁着泪光,哽咽着说道:“真是太感谢大妹子了!不瞒你说,我们娘俩已经好多天没吃过饱饭了,这一路都是靠着乞讨才勉强走到这里的。而且,我们还只敢挑选像您这样看起来面善的大妹子家去乞讨,毕竟我这孤儿寡母的,实在是害怕遇到坏人啊!”
唐小雨听着那妇人的诉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她看着小然迫不及待地接过饼子,然后像饿了很久似的狼吞虎咽起来,心中更是一阵酸楚。唐小雨轻声问道:“这孩子真是受苦了,你们是从哪里过来的呢?”
那妇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仿佛心中有无尽的哀愁,她缓缓说道:“哎,我们这穷乡僻壤出来的,哪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卑。
就在这时,小然拿起一块饼子,轻轻地递给那妇人,微笑着说:“娘,你也吃!”那妇人看着小然手中的饼子,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但她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孩子,你吃吧,娘不饿。”
唐小雨见状,连忙说道:“瞧我!光顾着说话了,你们先吃着,我去给你们煮碗面吃吧!”说着,她转身走向厨房。
小然开心地点着头,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唐小雨煮的面条。然而,那妇人却拉住了唐小雨的手,说道:“不用了,大妹子,能有一块儿饼子吃,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似乎对唐小雨的好意感到受宠若惊。
唐小雨拍了拍妇人的手,温柔地说:“您就放心吧,看孩子瘦的,既然来到了我们家,怎么能让你们饿着呢。您等我一会儿,很快就好!”说完,她快步走进厨房,开始忙碌起来。
不一会儿,厨房里飘出了阵阵香气,唐小雨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了出来,放在母女俩的面前。那妇人看着眼前的面条,感动得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哗哗地往下落,她激动地说:“哎呀,真是活菩萨在世啊!无亲无故的,您对我们这么好,让我怎么感谢您才好啊!”
唐小雨微笑着安慰道:“您这说的哪里话呀,一碗面而已,我又不是那般小气的人!”她的话语如春风般温暖,让那妇人和小然都感到无比的亲切。
唐小雨在与那位妇人的交谈中得知,这位妇人的愿望非常简单,她只是想给女儿找一个朴实的人家,并不奢求过上富裕的生活,只要能保证这辈子不挨饿受冻就心满意足了。
当唐小雨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惊讶之情。在当今这个时代,竟然还有人家连温饱都无法满足,甚至需要靠乞讨来维持生计……
然而,当她的目光落在眼前那个名叫小然的姑娘身上时,心中的惊讶渐渐被怜悯所取代。小然年纪尚轻,扎着两个可爱的麻花小辫子,看上去和自己的女儿差不多大。这样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却要承受生活的艰辛,这让唐小雨的内心不禁泛起一丝涟漪。
唐小雨真诚地对妇人说:“大姐,您就放心地在我这里住下吧。别的不敢保证,但我一定会让你们娘俩吃饱穿暖的。”
妇人感激地看着唐小雨,说道:“大妹子,你真是个好人啊!我现在唯一的牵挂就是小然,只要她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我也就安心了,可以回去了。”
唐小雨疑惑地问:“回去?您之前不是说您已经没有家了吗?”
那妇人又无奈地摇了摇头,满脸愁苦地说道:“都怪我这肚子不争气啊,没能给他们家生出个儿子来,所以他们就容不下我和我女儿了,非要把我女儿卖给一个老头子不可,还说什么养个丫头片子就是浪费粮食!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女儿一起出来了……”
唐小雨听了这话,不禁义愤填膺,愤愤不平地说道:“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人家!这也太过分了吧!既然如此,那你还回去做什么呢?依我看啊,你们母女俩干脆就别回去了,就留在我们李家沟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