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子礁的逍遥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6章 战起,错撩清冷郎君后,北子礁的逍遥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辽蓟总督袁山宗先时还当他是来混日子,毕竟放着好好的金吾卫副使不做,跑来苦寒之地做甚?
他是少年吃尽苦头的,幸得先帝在时遇得良将恩师,这才一路过关斩将到了如今地位。
因此对这些出身贵胄人家的公子哥,素来是没有什么好脸色。
可如今他不得不承认邬榆的确不错,武艺超群有胆识,精通兵法怀谋略,因此对于这个含着金勺出身的参将,他甚是器重赏识。
“你的意思是说女真会出兵增援鞑靼?”袁山宗眉眼凝结成冰,看起来真如百姓口中的边关杀神。
邬榆颔首解释道:“属下只是猜测,不过女真素来狡猾,前些年就一直有意结交鞑靼,料想鞑靼是对我朝心怀忌惮,这才一直悬而未决。不过如今节节败退,若大人是他们大汗,想要保全自身,眼下会如何打算?”
大同走私官粮的事,邬榆并未如是相告,毕竟这样的事情怎能逢人就宣之于口?何况袁山宗是刚正不阿的烈性子,若知道弘德为了敛财的作为手段,必然要冲回玉京理论。
袁山宗常年在边塞作战,自然晓得女真人的性子,摇了摇头道:“鞑靼若想活命不如降了才好,与女真合作,无异是与虎谋皮。”话虽如此,可他却相信邬榆不是信口开河:“既然你有这预判,我便给你五千精锐往关外巡视,若发现女真有异动,立即发兵镇压。”
兵道,诡也。战场上的事情既要谨慎也要大胆。
三日后,邬榆派去的斥候夜里回来通传,女真果然派了八千铁骑往辽西去了。
辽西再往前就是山海关,这必然是去增援的。
邬榆当即下令冒雪行进,与镇北将军的人合作,从后方夹击女真。
江涵雁影明月瘦,四下马蹄飞雪,照得长天俱白,他高坐马背上,按着胸前盔甲,似乎能察觉到里头那锦囊的温热。
此年之于弘德是注定不太平的,先是他的身子骤然虚弱许多,而后山海关和辽西都起战乱。
他歪靠在龙椅上,看着下首坐着的宋辙道:“难道是上天对朕有何启示?”
自从病后,他就愈发相信鬼神之说,每隔三五日就召道录司的几个真人进宫来说话。
其实也并非闲谈,而是为他占卜开解,或是说些保养之道。
宋辙不信这些,可既然他问了,便道:“皇上不如请钦天监来?”
弘德这才想起来,许久没召见钦天监的人了。
王监正是去岁大雪时新换上来的,那时被弘德训斥了许久,只怪他不能将人间疾苦上达天听。
因此今日又被传时,十分小心翼翼,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宋辙劝他起身无果,便将弘德的问题复述一遍:“王监正以为这是上天有何启示?”
王监正先是默默思索,而后手起小六壬问卜,深吸一口气道:“这几日臣夜观天象,隐约见紫薇星旁已有附星微亮,这怕是上天在暗示皇上,早立国本的意思。”
自古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既是父子也是君臣,甚至后者是要替代前者的,猜疑与忌惮围绕其中,是以十个太子里八个活不长。
宋辙听罢忙跪地道:“皇上莫要偏听偏信,不如问问真人们再议吧。”
弘德正是盛年,眼下就立太子,自然是太早了些。
他默了许久才让人退下,只留自己一人在殿里。
宋辙出了玉福宫,穿过殿外的月华楼时,低声道:“告诉皇后,本官已成事。”
风扬起时,衣袂随风涌动,道不尽这皇城里阴暗与算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