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6章 论《<得同失>的语言张力与存在之思》,粤语诗鉴赏集,汉字靓仔,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得同失》(粤语诗)
文\/树科
我哋真嘅系冇拉拉嚟咗?
仲冇端端咁发噏疯怨天怨地
老窦老母先至喺得到咗……
世事解释嘟系浪费生命嘅磨损
我哋话晒噈喺口水多过茶
仲估住人家会通情达理……
想多咗,得少咗
失咗多咗……
《树科诗笺》2025.1.3.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与重构:论<得同失>的语言张力与存在之思》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的多元语境中,树科的粤语诗《得同失》以独特的语言姿态闯入读者视野。这首诗摒弃了传统诗歌典雅庄重的书面语表达,转而采用极具地域特色的粤语方言,在日常话语的质朴与口语化叙事的鲜活中,构建起对人生得失、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诗歌以碎片化的表达、跳跃性的思维,展现出一种解构后的重构之美,在看似随意的言语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体悟。
一、方言入诗:语言的在地性与情感的原生性
粤语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方言之一,承载着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记忆与情感特质。《得同失》开篇便以极具粤语特色的发问 “我哋真嘅系冇拉拉嚟咗?” 瞬间将读者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冇拉拉” 意为 “无缘无故”,“嚟咗” 表示 “来了”,这种方言化的表达打破了诗歌惯有的书面语壁垒,使诗歌具有强烈的在地性与现实感。它仿佛是街头巷尾的闲谈,是邻里之间的感慨,拉近了诗歌与读者的距离,让情感的传递更为直接和真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