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大厦的老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大厦的老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风裹着泥土味儿往脖子钻,丁义珍把衣领往上提了提,踩着泥泞的小路往村口茶摊走。
他心里还盘旋着昨天在信用社那张纸上写的“风险不可控”四个字,越想越不是滋味。
这年头,啥事儿没风险?种地有旱涝,打工有工伤,连当官都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撸下来。可要是谁都不敢干,那就只能等着饿死。
茶摊还在老位置,几张掉了漆的塑料凳围着个煤炉,锅里咕嘟咕嘟熬着大碗茶。一个老头坐在角落,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捏着根烟卷,眼神却像钉子一样稳。
丁义珍坐过去,压低声音:“您怎么又来了?上次说好不露面。”
老人吸了一口烟,吐出一团灰雾,“我这不是来送点火种嘛。”
丁义珍皱眉,“什么意思?”
老人没直接回答,反而慢悠悠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推过来,“三个名字,三个电话,都是当年跟我一起在北角码头搬货的老伙计。
现在一个个都成了老板,手头宽裕得很。”
丁义珍低头一看,纸条上的字迹龙飞凤舞,但几个名字倒是认得出——王大海、陈德昌、林志远,听起来都不像假的。
“他们愿意投?”
“愿不愿意,得你去问。”老人顿了顿,补充一句,“不过有个前提。”
“什么前提?”
“不能说是我说的。”
丁义珍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您这人,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老人也笑,“我就是个喝茶的闲人,哪敢称神。”
两人对视一眼,都没说话,只有炉火噼啪作响。
丁义珍把纸条小心收进夹层本子里,又悄悄按下了录音笔的开关。
“话说回来,”老人忽然开口,“你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能成事吗?”
“为什么?”
“因为他们吃过苦。”
丁义珍愣了一下。
“七十年代那会儿,香江不让大陆人上岸,我们就偷偷坐船过去。船破得像豆腐渣,一浪打上来就漏水。
有人晕船吐到胆汁都出来了,还得撑着划桨。
到了岸,不敢住旅馆,就在码头仓库里打地铺。白天给人搬货,晚上数钱,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老人说到这儿,语气突然沉了下来,“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念头——活下来。后来改革开放了,机会来了,我们也准备好了。”
丁义珍听得入神,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茶杯。
“你现在要干的事,跟我们当年差不多。”老人看着他,“没人信你,没人帮你,但你得自己走下去。”
丁义珍点点头,低声说:“我知道。”
老人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行了,话也说了,线索也给你了。剩下的,你自己去闯吧。”
说完,起身就要走。
丁义珍连忙拦住,“等等,您还没告诉我……”
“知道太多,对你不好。”老人摆摆手,转身消失在夜色里。
丁义珍望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这个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会帮他?又为什么要藏着掖着?
他低头看看手里的纸条,觉得它比刚才重了许多。
第二天一早,他就骑着摩托车往镇上赶。
公用电话亭就在邮局门口,常年排队的人不少,大多是给外地打工亲人打电话报平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