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心里明白,有意为之
唐无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1章 心里明白,有意为之,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唐无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周志高一脸忧虑地说道。
杨中华皱起了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资金问题,我们再想办法。”
“我会亲自去省里汇报,争取更多的支持。”
“群众工作方面,你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我们的规划对他们的好处。”
“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合理安排补偿方案,不能因为项目而损害群众的利益,这是我们的底线。”
周志高听了,心中一暖:“杨市长,您说得对,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去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志高带领着团队,日夜奋战。
他们加大了宣传力度,深入到群众中,耐心地解释项目的意义和好处。
对补偿方案进行了优化,尽可能地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
经过一番努力,群众的态度逐渐转变,开始支持项目的建设。
而杨中华也没有食言,他多次前往省里,向领导们详细汇报了阳市的情况和项目的重要性。
最终,省里决定追加拨款,解决了资金缺口的问题。
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条条新修的公路贯穿各个区县,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也为阳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周志高和杨中华之间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决策上,两人偶尔也会产生分歧。
比如在项目的招标过程中,杨中华倾向于选择一家有丰富经验的大型企业,而周志高则认为,应该给一些本地的中小企业更多机会,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
两人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杨中华说道:“周局长,我们这个项目关系到阳市的未来发展,必须要确保质量。”
“大型企业有着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更好地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周志高则反驳道:“杨市长,我理解您的考虑。”
“但是,本地的中小企业也需要发展的机会。”
“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本地企业的培养。”
“而且,通过合理的监管,本地企业也能够保证项目的质量。”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会议陷入了僵局。
这时,刘晓雅站了出来:“杨市长,周局长,我觉得你们的观点都有道理。”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个折中的方案,比如将项目分成几个标段,一部分交给大型企业,一部分交给本地企业。”
“这样既能保证项目的质量,又能给本地企业发展的机会。”
杨中华和周志高听了,都觉得这个建议不错。
杨中华笑着说道:“还是小刘同志有办法,好,就按照这个方案来。”
“周局长,你负责具体的实施。”
周志高点点头:“是,杨市长。”
散会后,周志高和刘晓雅一起在餐厅吃午饭,并没有去外面,而是在市政府的食堂。
市政府的食堂味道方面也许比不上外面,但干净卫生方面肯定没问题,能在市政府食堂的人,可不只是为了赚钱。
最主要的还是和市领导们搭上一条线,说不定哪天就能用得着。
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时,市领导也会优先帮助,毕竟混到了脸熟,为他们做了服务,总不能没有半点好处。
就算是一心为民服务的周志高,他的想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先优先自己的熟人,而不是将项目给陌生人。
龙国是一个人情世故的国度,如果连这点好处都不给,凭什么让人家好好的为你服务?
“老公,你今天可是太勇了一点,我们和杨市长并不是太熟悉,虽知道他的为人,但他的为人到底是外面传的那样,还是做给别人看并不清楚。”刘晓雅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知道你想要阳市尽快发展起来,不想局限于现在的位置,但我们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得太宽,容易出问题。”
“这些道理你肯定懂,只是一时情急才说了出来,与杨市长有着争辩对不对?”
周志高露出苦笑,无奈开口,“说实话,杨市长来到阳市后,确实做了不少事情,他为了解决民众出行问题,在基础设施方面下了大工夫。”
“而杨市长既然将项目交给我全权负责,我当然要负责到底,虽说之前和杨市长争辩,有着一定的不礼貌行为,可我相信杨市长应该不会怪我。”
“如果因为这点小事就怪我,那么杨市长与之前两位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刘晓雅给了周志高一个白眼,明明道理心中比她还懂,可让其真正去做,却不愿意。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周志高的性格摆在面前,他是真正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因为他相信杨中华和他是同样的性格,所以这次既是争辩,也是一次试探。
他想试一试杨中华的气度,看是否真的能与他合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