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春风得意的贾家
贾大好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春风得意的贾家,四合院:掠夺词条,皇朝遗孤,贾大好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江凡第一次来到陈茂勋的家。
说句实在话,看起来并不阔绰,甚至是根本看不出来这是一个镇国十大将应该有的住处。
就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四屋脊平房。
处于四九城外。
当然,戒备同样森严,就是单从建筑的模样来看,有点超乎了江凡的意料。
他过来一趟,送的是陈茂勋的一封信。
信封还稍稍鼓起,应该是装有其他什么东西。
也不知道在通信这么发达的时候,陈茂勋为什么不把话在电话里面说完,而是要用送信的方式。
江凡没等多久,就见到了这回要见的正主——董书瑶。
对方倒是没有多大的变化。
这些年,逢年过节,对方偶尔会来他们家做客,多少也算是半个熟人了。
江凡说明白自己的来意,把那封保存完好的信交给董书瑶,后者也没有避讳,当着他的面,把信封打开,从里面拿出一页纸张还有一朵黄花。
黄花已经风干了,被压得有些变形。
董书瑶似乎是看出江凡疑惑,解释道:“这死老头,一大把年纪还搞这套,当初我们是从南方搬迁过来的,那里就有这种小喇叭黄蝉。”
听到这里,江凡心里有了数,这肯定是对两人有什么象征意义的花朵。
满满的爱情酸臭味。
江凡打了个哆嗦,也不想在这里多留了。
奈何董书瑶非要留他在这里吃过一顿便饭才肯放他离开。
饭桌上,董书瑶总说些家里长家里短的事情,言里话外都隐隐有股奇怪的“妈”味。
江凡对此也只能尴尬应付。
随着年纪增长,就算对方是这具身体的生母,他内心深处也绝对不可能去接受这个事实。
吃完饭,江凡就找了个借口溜了。
“这孩子,未免也变得太过成熟了吧!变得生分了,唉!”董书瑶在庄园门口,目送着公安局的车辆走远。
……
时隔两天,江凡再次回到了南锣鼓巷九十五号大院。
前两天他根本没有休息的功夫,自那顿团圆饭吃一半离开后,就没再回家。
到家的时候,天都快黑了,无论是上学的还是上班的,此时都回到了院里。
院里吵嚷一片,而且门口还堆着一些印有“四九城水利局铸铁供水管,不可用作他处”字样的铁管。
江凡进院一看,原来里面在吵的问题是供水的问题。
之前说过,院里用的还是井水。
现在随着时间的发展,四九城附近的密云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
随后在市区建设了七座利用地下水的自来水厂,现在已经在开始保障城市的供水。
当供水系统铺设到这边,九十五号大院自然也要跟着一起配合。
当然,给大院铺设管道不是免费的。
于是乎,就有了现在的争吵。
管道要铺设到前院,还是中院,后院?
到时用水多少,又该怎么分摊这水钱?
有些家庭人多,用水量也浪费,有些人只是孤家寡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阎埠贵提出要把水龙头安在前院,还有平摊水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