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鱼饵已下待龙吞,一纸檄文惊天下
大鹅大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鱼饵已下待龙吞,一纸檄文惊天下,开局穿越大夏,我在战场杀敌成神,大鹅大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神机营的工匠们在不计成本的资源倾斜下,仅仅三天时间,孟渊那篇呕心沥血写就的《泣血渡江书》,被连夜刊印了数万份。
文章的开头,并非枯燥的叙述,而是一首短诗:
“故园北望三千里,家国在心不敢忘。
一腔热血洒江水,但求明君照我乡。”
质朴的文字,配上那惨烈悲壮的真实经历,拥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这些承载着血与泪的纸张,没有通过官方驿站,而是经由林风麾下最神秘的“天机阁”,通过各种秘密渠道,如雪花般悄无声息地洒向了广袤的南方大地。
茶馆里说书的先生,将这段故事编成了新的段子,说的是“二十八义士木桶渡天堑,一片丹心只为见新皇”。
酒楼里饮酒的游侠,听完故事,将酒碗重重一摔,大骂胡文雍不为人子。
甚至连青楼里的姑娘,都在传唱着根据此事改编的新曲,曲调哀婉,闻者无不落泪。
一时间,“铁骨文心”“木桶渡天堑”成了天下流传最广的词汇。
孟渊等二十八人,成了天下读书人心中不屈与风骨的象征。
而南越王胡文雍,则被牢牢地钉在了残暴、割据、阻碍贤才的耻辱柱上。
舆论的火焰,在林风的刻意引导下,越烧越旺,已经有了燎原之势。
……
南境,越王府。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一个价值千金的琉璃盏被狠狠地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混账!一群混账东西!”
身穿蟒袍,年过六旬却依旧精神矍铄的南越王胡文雍,气得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
他手中攥着一张已经发黄的纸,正是那份在南境各地流传的《告南境书》。
“什么木桶渡江?什么泣血檄文?一派胡言!全是污蔑!是那个黄口小儿的阴谋!”
胡文雍指着北方,破口大骂。“他一个弑君篡位的乱臣贼子,有什么资格对本王指手画脚!”
大殿下方,文武官员们噤若寒蝉,一个个低着头,不敢接话。
他们当然知道,这篇文章写的基本都是事实。
封锁关隘,严禁士子北上,甚至在江上射杀“叛逃者”,这些命令都是王爷您亲自下的啊。
“王爷息怒!”
一名留着山羊胡的幕僚,硬着头皮出列。
“如今这篇妖文在民间流毒甚广,对我王声誉,大大不利。
当务之急,是立刻查封所有私印此文的窝点,将散播之人,一体严惩,以儆效尤!”
“废话!”
胡文雍一脚踹翻了身前的案几。
“本王不知道要抓人吗?
可抓得完吗!你抓了一个,明天就冒出十个!
这分明是上京城那小子在背后搞鬼!”
“王爷,那……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另一名将领问道。
胡文雍在殿上来回踱步,眼神阴鸷。
他没想到,那个他根本没放在眼里的年轻皇帝,手段竟然如此阴险毒辣。
不动一兵一卒,就让他在自己的地盘上,陷入了如此被动的境地。
“他不是说本王阻碍贤路吗?他不是把那几个泥腿子当成宝了吗?”
胡文雍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好!本王就跟他玩到底!”
他停下脚步,环视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传本王命令,立刻派使团北上!去上京城!”
“去上京城?”众人皆是一愣。
“没错!”
胡文雍脸上露出一抹狰狞的笑意。
“本王要当着天下人的面,问一问他林风!
他凭什么包庇我南境的叛徒!
本王要他,把孟渊那二十八个逆贼,给本王交出来!
还要他,下旨向本王赔礼道歉,澄清事实!”
“啊?!”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那山羊胡幕僚脸色大变,急忙劝道:
“王爷,万万不可啊!
这……这无异于是在火上浇油!
那林风本就借题发挥,您再派人去索要人犯,岂不是坐实了您霸道之名,正中他下怀?”
“你懂个屁!”
胡文雍厉声喝道。
“本王就是要闹大!闹得越大越好!
本王就是要让天下看看,他这个新皇帝,是如何欺压他劳苦功高的藩王的!
本王在南境抵御南蛮的时候,他爷爷都还没出生呢!
他凭什么对本王颐指气使!”
胡文雍已经有些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他自负在南境经营数十年,根基稳固,又有抵御南蛮之功,料定林风不敢轻易与他开战。
他要反将一军,在政治上给林风施压。
他扫视一圈,目光落在了自己的侄子,胡骁身上。
“胡骁!”
“末将在!”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倨傲的年轻将领出列。
“你,就做这次的正使!
带上本王的三百亲卫,给本王大张旗鼓地去上京!
记住,姿态要高,气势要足!
你是代表本王去的,不是去求他的!”
“侄儿遵命!”
胡骁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侄儿定不负王叔所托,必让那小皇帝,颜面扫地!”
看着胡文雍一意孤行,那山羊胡幕僚长叹一声,眼中满是忧色。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场滔天巨浪,正朝着南境,狠狠拍来。
……
半个月后,上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