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雅威佛的人性论
我是一碌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章 雅威佛的人性论,神父的诸天世界大冒险,我是一碌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黎谱讲法间,玉锁骨的肉身也在雅威念力的加持下长成。
美好的菩萨玉身从坛子里出来,黎谱感觉胸前沉甸甸的很不自在,就把身体靠向一旁的坛子,一丝不挂地斜坐在巨石上。
本来不近女色的孔雀突然产生一丝悸动,下意识避开目光。
慈空问道:“雅威尊者,你说人就是兽,那么人性从何而来?”
黎谱道:“慈空和尚,众生皆有佛性,你认为人和兽有什么不同?”
慈空道:“这么说没什么不同。”
黎谱一笑:“若果真这样,那为什么贵寺学法的是一群僧人,而不是僧牛僧马僧猪?佛教历史上,只有人和人辩论,有人和兽辩论吗?”
孔雀道:“因为畜生不会说话!”
“是啊!畜生不会说话,无法进行复杂的理性交流,这就是人和兽最大的不同。也是兽类无法诞生法理的根本原因。除此以外,人和兽还有一个天大的区别。兽类不会耕种。
就像释迦摩尼要先喝一碗羊奶才能顿悟,人性的法理,也需要先填饱肚子才能去思考。人类懂得耕种,懂得通过劳动满足物质上的自我需求。
这也就使得人不必和兽类一样,每时每刻挣扎在基本生存问题上,有了基本生存保障,人就有了思考人性的精力和空间。”
雅威正法和宗教法最大的不同是,雅威正法摆事实讲道理,从辩证和历史发展规律出发研究问题;而宗教法只讲道理不摆事实,以主观创造的圣人真理为事物的一切标准。
孔雀听得连连点头。
慈空也在思考黎谱一番话中的漏洞,只可惜如果不用“空论”去推翻客观事实,他根本无从辩驳,而且对方讲的确实不无道理。
“人的善恶观,是从远古部落时期就已经开始。最初氏族部落时,男人狩猎,女人耕种,所得汇笼一处,按族人所需分配,使得部族得以延续,彼时尚无善恶之别。
当到氏族首领出现私心,将族人生存所需物质占为己有时,便有人吃不饱穿不暖,甚至因这一人的私心而死,这种超越自身需求的利己性也就诞生了人性的原初之恶。即,万恶淫为首。”
孔雀恍然大悟:“对!这就是我佛所说,利人是善,贪淫为恶。”
黎谱似笑非笑地说道:“是吗?占田为主,盘剥供奉,不劳而获的和尚和氏族首领有什么分别呢?”
孔雀解释道:“那是因为佛度世人,队长你不也一样接受塞拉大姐的供养吗?”
“我就喜欢你们双标的样子。”黎谱呵呵笑道。
慈空道:“利他为善,利己为恶。雅威法的善恶之别,实则与我佛门善恶观殊途同归,别无二致。”
“非也。若按最朴素的善恶观看,善恶当然就是物质上的利己和利他性区别,但通过利己利他来笼统区分善恶,就如同将兽性污名化为恶一样,是不中肯的。
人是社会性的,无法一人独存。如今的文明都是建立在人的利己性推动下前进,这种利己性我称之为主观能动性。
比如科学家的利己性带来工业诞生和科技进步,利己的同时也在利他,对比起农业时期,人类的物质上得到极大富足,普通人生活便利是古人难以想象的。
利己和利他就如阴阳互根,本不相克,也就不存在善恶之别。
对雅威正法而言,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己就是善的,若是以道德高点去逼迫他人无条件利他,反而是恶的。
慷他人之慨者必为私,我结拜兄弟庄周曾经曰过,圣婊不死,大盗不止。我觉得很有道理。”
慈空道:“我闻雅威法求今世报应得兼爱大同之伊甸天,若利己为善,利他反倒恶了,这兼爱之说法当何求?”
黎谱哈哈一笑:“既然我认为同理、平等为善,自然把贪淫、不公视为恶。你切莫在这里偷换概念。雅威正法所依根本为四个汉字——实事求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