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章 思退,推背镇守使,河山清,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炫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将镇魂铃收入怀中:“赵统领,殿下可还有别的交代?”
赵无疾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殿下留给您的亲笔信,说......等离开长安后再看。”
李炫接过信,只觉薄薄的信封重若千钧。他最后看了一眼榻上安详如睡的蜀王,深深一揖:“殿下走好。李炫......必不负所托。”
离开宅院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李炫和聂隐娘沉默地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各自沉浸在悲痛中。
“参军接下来有何打算?”聂隐娘突然开口,声音沙哑。
李炫摸了摸怀中的镇魂铃:“完成殿下遗愿,护送杨妃娘娘去洛阳,然后......”他顿了顿,“离开这是非之地。”
聂隐娘停下脚步,直视李炫的眼睛:“你要走?”
晨光中,她的眼眸如秋水般清澈,倒映着李炫复杂的表情。
“我不属于这里,聂姑娘。”李炫轻声道,“你也看到了,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永无休止。今日是刘洎,明日又会是谁?陛下已经对我起疑,再待下去......”
他没有说完,但聂隐娘已然明了。她沉默片刻,突然从腰间取下一枚玉佩塞入李炫手中:“这是我的信物。他日若遇危难,持此物到任何一家‘红尘客栈’,自会有人相助。”
玉佩温润如水,正面刻着“隐”字,背面是一朵小小的梅花。李炫知道,这必是聂隐娘师门的重要信物。
“聂姑娘......”
“不必多说。”聂隐娘转身望向渐亮的天际,“我知你非此世之人,但既来了,便是缘分。他日若......若你还记得这大唐,记得回来看看。”
她的侧脸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柔和,与平日冷若冰霜的模样判若两人。
李炫郑重地将玉佩贴身收好:“一定。”
三日转瞬即逝。
这期间,朝中发生了许多事——刘洎被定性为“勾结邪教、图谋不轨”,家产抄没,族人流放;韦挺因“构陷忠良”被贬为庶民;而晋王李治则因“聪慧过人”,被李世民特许参与朝政,由长孙无忌亲自教导。
表面上,一切尘埃落定。但李炫知道,真正的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
启程前夜,李炫正在府中清点行装,王铁柱匆匆来报:“大人,秦小将军来访。”
秦怀道一身便装,神色凝重地走进书房:“李兄,明日就要启程了?”
李炫示意王铁柱退下,亲自为秦怀道斟茶:“是啊,奉旨护送杨妃娘娘回洛阳省亲,顺便查查刘洎案的余党。”
秦怀道接过茶盏却不饮,只是盯着杯中漂浮的茶叶:“李兄,你我相识虽短,但并肩作战多次,算得上生死之交。”
李炫心头微动:“秦兄有话不妨直说。”
秦怀道放下茶盏,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放在桌上——那是玄甲军的调兵符!
“这是?”
“父亲让我交给你的。”秦怀道压低声音,“洛阳不比长安,那里鱼龙混杂,新月教余孽可能还在活动。若有紧急情况,持此符可调动洛阳驻军。”
李炫心头一震。秦琼竟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给他,这份信任沉甸甸的。
“秦将军他......”
“父亲说,你是个异数。”秦怀道目光复杂,“这朝堂如同一盘死棋,各方势力纠缠不清。而你......或许能打破这个僵局。”
李炫苦笑:“秦将军高看我了。我不过是个......”
“不必自谦。”秦怀道打断他,“父亲看人从不会错。”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其实......父亲猜到你可能不会回来了。”
李炫瞳孔微缩。
秦怀道笑了笑:“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只是......”他叹了口气,“这大唐,终究是留不住你啊。”
李炫沉默片刻,终是坦然相告:“秦兄,我本就不属于这里。这些日子承蒙关照,李某铭记于心。”
秦怀道点点头,突然从腰间解下一柄短剑推给李炫:“临别赠礼。这是我成年时父亲所赠,名唤‘破军’,削铁如泥。”
短剑出鞘三寸,寒光凛冽,剑身隐有血色纹路,确非凡品。
李炫刚要推辞,秦怀道却已起身:“收下吧。他日若......若有机会,再与我共饮一杯。”
说罢,他转身大步离去,背影挺拔如松。
李炫握着短剑,心中五味杂陈。这些日子结识的友人——蜀王、聂隐娘、秦怀道......一个个都是真心相待。如今要离开,竟生出几分不舍。
“大人。”王铁柱在门外轻声唤道,“袁天罡袁大人来访。”
李炫一怔,连忙迎出去。只见袁天罡一袭灰袍,手持拂尘,正站在院中那株老槐树下仰头望月。
“太史令。”李炫行礼。
袁天罡回头,月光下的面容比往日更加沧桑:“李参军,老道是来辞行的。”
“太史令也要离开长安?”
袁天罡点点头:“骊山一役,老道损耗过大,需回山闭关。此去......怕是再无相见之日。”
李炫心头一紧。袁天罡虽神秘莫测,但多次救他于危难,可谓恩重如山。
“前辈大恩,李炫没齿难忘。”
袁天罡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卷古朴的竹简,递给李炫:“老道这些时日重新推演天机,将《推背图》中与你有关的部分作了批注。他日若遇迷惘,或可一观。”
李炫双手接过,只觉竹简入手沉甸甸的,隐约有光华流转。展开一看,首句便令他心头剧震:
“异世龙魂落大唐,双月同辉照洛阳。”
“这......”李炫猛地抬头,却见袁天罡已飘然退至院墙边,灰袍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记住,”袁天罡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紫微宫中的那面镜子,只能使用一次。若选择了归途,就再无法回头。”
话音未落,老道的身影已如烟消散,只余满地月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