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章 路上,推背镇守使,河山清,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炫心头剧震。蜀王李恪竟剜心取血,只为给母亲留下护身之物?这份孝心,令人动容。
“娘娘节哀。”李炫低声道,“殿下他......走得很安详。”
杨妃微微摇头,眼中泪光闪动:“恪儿一生要强,从不向人示弱。即便是最后时刻,他惦记的仍是......”她看向李炫,“......仍是帮你回到原来的世界。”
李炫喉头发紧,一时无言。蜀王临终前的托付,杨妃此刻的坦诚,都让他心中五味杂陈。
“参军。”杨妃突然正色道,“新月教不会就此罢休。他们真正想要的,不仅是镇魂铃,还有紫微宫中的那面铜镜。”
“铜镜?”李炫心跳加速,“就是能将我送回原来世界的那面?”
杨妃点头:“那镜子原名‘两界镜’,是上古时期连通阴阳两界的宝物。隋炀帝晚年痴迷长生之术,命人将它从昆仑山带回,藏在紫微宫中。”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但镜子有两面性——既能送人回去,也能召来异界的妖魔。三十年前,就曾有一头九幽魔物通过镜子来到人间,造成无数杀戮。”
李炫倒吸一口冷气。难怪蜀王临终前再三叮嘱,要他先毁镜再用铃!
“娘娘,那镜子现在......”
“仍在紫微宫。”杨妃从怀中取出一枚金钥匙,“这是开启密室的钥匙。三日后,本宫会找机会将它交给你。”
李炫刚要接过,杨妃却突然收手:“但有件事,参军必须答应本宫。”
“娘娘请讲。”
“若镜中有人对你说话,无论如何都不要回应。”杨妃目光灼灼,“更不要相信它的任何承诺!”
李炫心头一震:“镜中......有人?”
杨妃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轻声道:“镜子照出的,从来不只是表象。”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哨声——是金吾卫的警报!
“有刺客!”院中传来王铁柱的怒吼。
李炫和杨妃对视一眼,同时冲向门口。门一打开,只见院中已乱作一团。十余名黑衣人正与金吾卫厮杀,地上躺着两名重伤的侍卫。
“保护娘娘!”李炫厉喝一声,幽冥刃出鞘,青光如练,瞬间斩落两名刺客的头颅。
刺客们见李炫现身,立刻分出五人将他团团围住。这五人配合默契,刀法凌厉,招招直取要害,显然不是普通杀手。
“铮!”
李炫格开一记劈砍,反手一刀刺穿一名刺客的胸膛。鲜血喷溅中,他突然发现这些刺客的招式似曾相识——是军中刀法!
“金吾卫的叛徒?”李炫厉喝。
刺客们不答,攻势更加凶猛。就在这时,杨妃的房门突然打开,一道白影飘然而出——正是杨妃!
她手中握着一根金簪,身形如鬼魅般掠过战场,金簪所过之处,刺客咽喉绽开血花,瞬间毙命!
李炫看得目瞪口呆。杨妃的身手,竟如此了得?
“参军小心!”
杨妃突然一声娇叱。李炫本能地侧身,一柄飞刀擦着他的脸颊划过。屋顶上,一个黑影正张弓搭箭,瞄准了杨妃!
“嗖!”
利箭破空,直取杨妃心口!
千钧一发之际,李炫幽冥刃脱手飞出,青光如电,将箭矢凌空斩断!
那黑影见一击不中,立刻翻身跳下屋顶,消失在夜色中。剩余的刺客见状,也纷纷撤退,转眼间逃得无影无踪。
黎明时分,蓝田县城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气中。李炫站在客栈院中,看着金吾卫们收拾残局。昨夜一战,死了六名侍卫,伤了十一人,刺客却只留下三具尸体。
“大人,这些刺客身上没有任何标记。”一名校尉翻检着尸体,皱眉道,“但他们的兵刃都是军制横刀,招式也是标准的金吾卫操典。”
李炫蹲下身,掀开一名刺客的衣领——锁骨下方,隐约可见一个莲花托月的刺青。
“新月教?”校尉倒吸一口冷气。
“未必。”李炫摇头,“也可能是栽赃。”
他起身环顾四周。客栈院墙外,几个鬼祟的身影一闪而过。街对面的茶楼二层,窗户微微开了一条缝,有人正暗中观察这边。更远处的屋顶上,甚至能看到反射的金属光泽——至少有四五拨人在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大人,接下来怎么办?”校尉低声问道,“继续按原计划前往洛阳吗?”
李炫沉思片刻,忽然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监视者之间似乎也在互相提防。街角的商贩与茶楼上的观察者保持着距离,屋顶的暗哨则警惕地避开巷口的乞丐。这几方势力,并非一伙!
“传令下去。”李炫计上心来,“所有人整装待发,一个时辰后,我们光明正大地从官道出发。”
校尉一愣:“大人,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万一刺客再来......”
“就是要让他们来。”李炫冷笑,“昨夜一战,他们损兵折将,短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而我们若鬼鬼祟祟走小路,反而显得心虚,更容易被各个击破。”
校尉恍然大悟,领命而去。
李炫回到内院,杨妃已换好出行装束,一袭素白长裙,发髻简单挽起,不施粉黛却更显清丽脱俗。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到这位看似柔弱的皇妃,昨夜竟能手刃数名刺客?
“娘娘。”李炫行礼,“臣已命人准备车驾,一个时辰后启程。”
杨妃微微颔首:“参军可有把握甩开那些尾巴?”
“甩不开。”李炫坦然道,“但臣发现,跟踪我们的几方势力并非一路,他们彼此间也在互相防备。我们若光明正大地走官道,他们反而不敢轻举妄动。”
杨妃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参军好计谋。不过......”她顿了顿,“本宫担心的是另一件事。”
“娘娘请讲。”
“昨夜那个逃走的弓箭手。”杨妃声音极低,“他的箭法,很像一个人。”
李炫心头一凛:“谁?”
“侯君集的义子,侯亮。”杨妃轻声道,“此人箭术超群,曾随侯君集征战西域,后来不知所踪。若真是他,恐怕......”
她没有说完,但李炫已明白其中凶险。侯君集虽死,但其党羽仍在。若这侯亮是为义父报仇而来,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