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高明之处在这里
天下第1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高明之处在这里,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天下第18,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了祁厅长,祁同伟哪怕清楚前方充满荆棘,也毅然决然地踏上征途。
这是他的宿命,祁同伟心中带着几分苦涩的笑意。
倘若高小琴未能赢得他的“青睐”,那回到现实后,她的境遇只会愈发悲惨。
于是,祁同伟含笑举起酒杯。
这时,杜伯仲突然插话,话语间暗藏玄机:“小琴,这是你的初见之礼,不喝个交杯酒岂不可惜?”高小琴听罢心生忐忑,看向祁同伟,低声询问:“祁局,这样合适吗?”祁同伟点头同意,淡淡说道:“自然可以。”
在众人起哄之下,祁同伟与高小琴完成了交杯酒仪式,这标志着他们认识后的第一次正式饮酒。
紧接着,祁同伟将目光投向高小凤。
与高小琴不同,他对高小凤另有盘算——他打算除掉她。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依我看来,小凤的气质分明透露出你喜爱阅读历史书籍。”
祁同伟突如其来的评论令高小凤措手不及,她尚未回应,便被杜伯仲抢先一步:“祁局果然慧眼识珠!”随即补充道:“小凤不仅酷爱读书,尤其钟情于明朝历史。”
祁同伟听闻此言颇为惊讶:“真是缘分,我也对明朝历史颇有兴趣。”
高小凤犹如找到知己般兴奋地追问:“真的吗?那祁局最喜欢明朝的哪位人物?”祁同伟毫不犹豫地答道:“严世蕃。”
高小凤、杜伯仲以及赵瑞龙全都震惊不已,严世蕃?!你居然喜欢严世蕃?
祁同伟严肃地表明自己并非戏言,并进一步解释:“我欣赏他语言的魅力,尤其是那句‘什么两榜进士,一个商人玩剩下的艺妓,你都当作珍宝似的娶回家了,你高家十八代祖宗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
高小凤、杜伯仲和赵瑞龙均感到震撼,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姐妹俩心存疑虑,不知祁同伟此话是否有其他隐情。
尽管心中有所揣测,却不敢贸然表露。
赵瑞龙脸色已沉,他是谁?汉东的太子爷,赵立春之子!如今竟遭人这般讽刺挖苦,他又怎能容忍?杜伯仲的脸色则冷若寒霜。
至于商人与艺妓所指何人,众人心中各有猜想。
商人是赵瑞龙还是杜伯仲?艺妓是高小琴还是高小凤?所有线索都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
赵瑞龙虽有后台靠山父亲。
他简直成了祁同伟口中那个纯粹的商人!
然而,杜伯仲这个商人,绝非泛泛之辈。
这些年来,凭借赵瑞龙的关系网络。
汉东地区不论大小官员,几乎都与他有过接触。
区区一个享受副厅级待遇的警局局长,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杜伯仲甚至能与高育良这样的高层领导谈笑风生。
更为关键的是,他掌握着许多汉东官员的秘密。
所以在他眼中。
不管你的职位有多高。
在我的地界儿,人人都得客客气气。
我还没动碗筷呢,谁敢乱来?!
可到了京海市,他竟被区区一个警局局长当众折辱。
杜伯仲的怒火可想而知。
这时,祁同伟又开口道:“严世蕃说话虽然扎耳朵,但句句真实。”
“他说大明两京十三省的重担全在他身上。”
“我觉得这话很在理。”
“道长若想修仙建宫,哪样不需要钱?”
“大明的盐税、赋税,那些清流又能应付得了吗?”
“还得靠咱们大明的奇才严世蕃,小阁老,大明的顶梁柱。”
“赵总,您有没有觉得,从某种角度看,您跟严世蕃还挺像?”
“您如今也挑着汉东和越东两省的担子!”
什么?!
赵瑞龙正准备站起来反驳,听罢此言,一时不知是该坐下还是继续发作。
我像严世蕃?!
祁同伟的比喻让赵瑞龙怔住了。
不过这沉默并不是无言以对。
而是赵瑞龙真的有所触动。
因为祁同伟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要是把赵立春比作严嵩。
那自己岂不就成了严世蕃?
尽管如今这位汉东的“严嵩”还只是地方官员,尚未进入内阁。
但祁同伟这么比喻,
莫非是在暗示什么?
把自己比作小阁老。
那岂不是表明,
自己的父亲注定要成为内阁首辅?!
好、好、好!
赵瑞龙眼睛一亮,笑了:“祁局,你这个比喻不太合适,严世蕃的下场并不好。”
“我可不敢学他。”
祁同伟笑道:“古今相比,自然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严嵩为大明皇帝护航。”
“现在的赵书记,不也在为汉东经济发展护航吗!”
“我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我们也应以史为鉴。”
“不能重蹈严嵩与严世蕃的覆辙。”
对、对、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