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波及人员众多
天下第1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波及人员众多,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天下第18,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如今由高育良出面调停,祁同伟自当给足面子,毕竟高育良是自己的授业恩师。
官场之中,师徒传承向来重要且牢固,就像历史上徐阶与张居正的关系一般。
于是,祁同伟含笑回应:“职务分配本无优劣之分,没有基层经验,就不会有今日的我祁同伟。”
话锋一转,他关切地问道:“老院长近日身体还好吧?下次我去汉东,必定亲自看望。”
高育良听后甚感满意,心中暗叹:果然是自己最为满意的弟子。
祁同伟即便心中另有想法,只要表面表现得体便已足够。
“还有一事,”高育良话锋突变,“侯亮平你还记得否?”
祁同伟心头一震,怎会忘却?那位前世亲手将他们师徒推入深渊的劲敌,甚至可以说是汉大帮的叛徒。
高育良接着说道:“他昨日来寻我,问了些关于你的事,似有意调往东山。”
祁同伟闻言颇为惊诧,轻笑一声:“钟会长不是安排妥当了吗?为何要绕到我这儿来疏通关系呢?”
高育良微微一笑,提醒道:“若想更上一层楼,今后说话得更谨慎些,莫要总直呼其名,提防隔墙有耳。”
随后,高育良向祁同伟透露更多细节:“侯亮平非轻易开口之人,他与钟小艾的关系尚不明朗。
未来他们会走向何方,无人能知。
但他与你一样,是我的学生。
既是他来找我,我自当为他说几句。
至于能否成事,全看你了。”
高育良对侯亮平的评价颇为公正:“此人颇有主见,亦追求进步。
但钟小艾这样强势的女孩,让他身处其中恐难有作为。
再者,长期从事纪律工作易招致怨恨。
若他真有志向,我劝他先理清自己究竟该走哪条路。”
祁同伟听得一头雾水,并非不解高育良言语,而是不明其真实意图。
直至高育良觉得铺垫到位,才慢慢道出真正目的。
祁同伟似笑非笑地道:“这绝非我一人之见,老院长的看法亦然。”
祁同伟闻言一怔,随即放声大笑。
他瞬间明白了个中玄机——原来是自己擅自离开汉东,梁群峰等不及了,开始重新考虑接班人选了!
天哪,这转折也太出人意料了吧!梁群峰竟对侯亮平另眼相看?!祁同伟简直难以置信。
然而事实确凿,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命运的车轮悄然启动,祁同伟心中默念。
这不是一句戏言,仅需审视二人未来的走向便明了。
祁同伟与侯亮平年纪相仿,各自背后亦有倚仗。
然祁同伟为攀附梁群峰,竟不惜折辱自身,跪拜于前,终成其婿。
自此,他在汉东官场一路顺风顺水。
待侯亮平赴京州市推进反腐败工作时,祁同伟已接近接替高育良的地位。
而此时的侯亮平,不过是一名总局处长。
直至挚友陈海突遭变故,他才侥幸升任反贪局局长,勉强位列副厅级。
欲达正厅级,仍需漫漫长路。
反观祁同伟,已然踏上更高层级的征程。
若非沙瑞金降临汉东,祁同伟晋升部级几成定局。
身为穿越者,祁同伟也未曾料想这般发展。
他不禁询问:“老师,您难道不怕弄错姻缘吗?侯亮平会答应吗?”高育良微微一笑,答曰:“这要看他是否追求进步。”
祁同伟郑重说道:“老师,我向来坚守原则,违背纪律之事断不能为。”
高育良点头赞许:“很好,课堂上的道理你并未忘却。”
与高育良通话后,祁同伟依旧忍俊不禁。
说起托人办事、疏通关系,祁同伟如今在东山乃至越东领导中的威望不可小觑。
若有他在其中斡旋,一般请求皆能实现,除非过分苛求。
毕竟,无论是借调还是调动,最难的是接收方的首肯。
一旦同意,想去哪都无碍。
世间哪个部门缺了谁都能运作?你走了,自有他人填补空缺。
你可能不知,你觉得无关紧要的岗位,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差。
然而,到东山后,即便无显赫政绩,只要耐心等待东山由县级市升格为直管市,你的职务便会随之提升。
这便是为何东山成为体制内年轻人的热土。
祁同伟接连接听数通来电,诸多访客络绎不绝,但他始终恪守原则,未轻允诺。
他总有办法给出合理借口婉拒,比如对方若表露对闲职的兴趣,他会建议:“若求安逸,不如申请去缉毐部门?”若是对方展示出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亦会打趣:“既然如此,缉毐岗位再适合不过。”
此语出口,对方常陷入沉思。
无论来者是谁,祁同伟只有一句话:“我专注于缉毐,所能推荐的只有缉毐岗位,敢接受挑战吗?即刻入职,直面考验!”这时,对方往往自行找寻退路,草草结束通话。
---
终究,那些贪图捷径、觊觎虚荣的人,怎会甘冒风险?而敢于挑战未知的勇者,却是祁同伟乐于引荐的对象。
他自身经历过风浪,亦愿为他人铺设坦途。
在他眼中,参与卧底任务这样的实战,比滞留局内毫无作为更有意义。
提到电话,祁同伟忽然想起一桩要事,急忙查看手机,却发现通话记录繁杂,想要寻找的信息已被覆盖。
不过,他自有办法,立刻赶往电信局,打印出一份详尽的通话清单。
他按时间顺序逐一筛选,最终锁定了那通关键通话——就在“破冰行动”前十分钟,一个频繁呼叫的号码!
最近,祁同伟一直在追查泄密事件,将整个过程反复推敲。
他深信世间没有无缘由的巧合,为什么泄密电话恰巧在那个关键时刻拨给了林耀东?而这件事与自己未接的来电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间上的高度契合,令他满腹疑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