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声密谋
天下第1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8章 大声密谋,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天下第18,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少要让上级清楚,我和立春书记之间并不存在坚不可摧的利益纽带。”
“我们的联系仅限于工作层面。”
“然而,一旦我脱离立春书记的阵营,”
“他会不会对我心存芥蒂?”
“在未来的工作里,”
“他是否会对我不满?”
“这些问题都需要仔细权衡。”
“这样的思索,既是对危机的预见,也是应对变化的一种方式。”
“祁同伟的话很有道理。”
“无论危机的预见还是灵活应对,”
“都无法做到彻底明晰。”
“它们会随着局势的发展不断变化。”
“所以,每走一步都要反复斟酌、细致观察。”
“不过,唯独考虑退路这一点,必须尽早着手。”
“切勿等到问题迫在眉睫时才仓促寻找出路。”
“那么,我该如何布局退路呢?”
高育良答道:“那就是与祁同伟联手。”
“在汉东司法领域确立我们的主导地位,”
“推动司法纠偏与反腐败行动,”
“甚至支持祁同伟的成长。”
“让他既能成为我的核心力量,”
“也能成为我的备用选项。”
“只有铺平这些退路,”
“我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挑战,灵活应对。”
“如此深思熟虑后再行动!”
不知不觉间,东方已露出鱼肚白。
高育良整夜未眠,抽了一整晚的烟,倾诉了许多想法。
妻子吴惠芬终于开口问:“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高育良熄灭烟蒂,凝视着吴惠芬说道:“我会采纳建议。”
吴惠芬满腹疑虑:“?”
采纳建议?
高育良肯定地点了点头:“因此,我决定正面抗衡立春书记。”
吴惠芬大为震惊:“什么?!”
高育良骨子里的傲气别具一格,那是身为学者的一种坚持。
他愿意倾听建议,但在采纳之后,他会选择最坚定的方式来应对。
即便过去的他,也是如此。
事实上,只要他向沙瑞金低头,无论怎样都可安度晚年。
但高育良并未这么做。
他彻夜抽烟,最终决意与沙瑞金正面交锋。
今夜依旧如此。
在听取祁同伟“预见危机、随机应变、预留退路”的建议后,高育良接受了这位弟子的意见,决心在汉东树立自己的旗帜,明确自身立场。
“既然外界都在谈论‘汉大帮’,”他说,“那我就索性将其真正建成。”
“趁其他势力尚未渗透,”必须先压制由李达康带领的‘秘书帮派’!”高育良心中如明镜般透亮。
这些所谓的汉大派系和秘书帮派,实则都是赵家班操控下的产物。
它们既是牵制他与李达康的工具,也是维系汉东局势稳定的筹码。
过去李达康能在吕州架空他,全靠立春书记幕后支持。
而每当局势失衡,立春书记又会反过来打压李达康,扶持自己。
这种循环往复的操作,既平衡了双方力量,稳定了汉东局势,也暗藏了培植势力、构建关系网、将汉东变为自家领地的野心。
一旦他掌握了秘书帮派与汉大派系这两张王牌,只要其中一张发挥作用,就足以让他的影响力在汉东长久延续,甚至掌控全局!
挂断与高育良的通话后,祁同伟脸上浮现一丝释然的笑容。
只要汉大派系不再与赵家班纠葛不清,高育良看清了老书记无法回头的道路,那么他在汉东的发展空间将无比宽广。
以往的高育良正是这样,迷失方向后,再多的争斗也是枉然。
汉东二十年的经济发展,注定将迎来一场全面检验,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关乎组织能否持续引导未来的走向。
赵立春在汉东执政的二十多年里,存在重发展轻民生的问题。
在摸索前行的过程中,这或许不算错误,毕竟大家都还在探索之中。
然而,对这段历程的全面回顾,绝非为了阻碍汉东进步,而是为了引导其经济更科学地发展,这是汉东迈向新阶段必须面对的挑战。
赵立春不愿被历史遗忘,试图通过高育良或李达康延续自己的旗帜,殊不知这已成奢望。
组织对他的信任有限,他表现出的忠诚也非无尽。
就像高育良,若非自己点醒,他的问题依然存在,仕途早已受阻。
高育良立场渐变,汉东局势随风而转。
身为汉东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高育良的每一丝动态,都在深刻影响着此地格局。
对祁同伟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权力的扩张,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尽管高育良或许不愿承认,但以他为核心的汉大派系早已成型,其辐射力难以估量。
即便在原着中,即便沙瑞金成功扳倒了高育良,却也在汉东寸步难行。
汉大派系始终对他百般刁难,短短两年间,沙瑞金的满头黑发便被压力染成灰白,昔日意气风发的形象荡然无存。
而今,若高育良能够真正扛起汉大的旗帜,祁同伟作为他的心腹爱将,必将成为派系的核心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