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告诫也是警告
天下第1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告诫也是警告,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天下第18,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育良心里直嘀咕:你就不能专心工作吗?每次都绕来绕去的!
“得啦得啦,老伴做了你爱吃的,今晚咱哥俩喝几杯庆祝一下。”
祁同伟点头,知道事已经定了。
---
对高育良来说,吕州市就像块重要的试验地。林城市呢,那是李达康的一亩三分地。
可不管谁插一脚,他都得紧张——除了赵立春。
毕竟,整个汉东省都是赵立春的地盘。
在赵立春面前,李达康觉得自己就像个小园丁。
在那次会议上,高育良一提朱伟的申诉和侯贵平案,所有人都愣了。
这事肯定是赵立春点头的。
不然高育良怎么敢直接拿到会上说?
赵立春同意了,大家就开始琢磨怎么表态了。
其实也挺简单,看高育良怎么想就行了。
毕竟他不仅提了这事,还亲自找过赵立春。
他的态度,基本上就是赵立春的态度。
高育良琢磨了一会儿:“这事真让人难以接受。”
嗯,这就够了。
于是大家纷纷附和:“天呐,现在还有这种事?”
“那个卡恩集团,最近老是出问题吧?”
“对,资金链都断了,原本说要投的化工厂也没动静了。地都征好了,突然说不干了。”
这事之前还有人告到我这里呢。
看来卡恩集团真有问题,得好好整顿一下。
好几千人等着就业呢。
“达康书纪,你怎么看?”
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汉东排名第九的李达康。
李达康心里嘀咕:上次我提意见时,你们不理不睬;现在我不想多言,你们反倒追问起来!
李达康觉得省城的局势比他管的市城复杂多了。
在市城里,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多痛快!
没办法,李达康只好说道:“我觉得这事得小心处理。我对卡恩集团有点了解。”
“它对平康县很重要。”
“那里是山区,财正收入大部分靠这个集团撑着。”
高育良点了点头,“既然李达康同志有不同意见。”
“那咱们投票决定吧。”
李达康心里直嘀咕,“又来这招!”
这次李达康连多余的话都不想讲,直接举手表明态度:“我一直觉得卡恩集团对平康县的发展没什么好处。”
“只是还没来得及动手,事情就闹到京州市了。”
“所以我觉得应该查一查卡恩集团。”
“不过嘛,稳妥点,派个靠谱的人去就行。”
“我这儿有个人选推荐!”
他现在学聪明了,知道先卖个人情,再用自己的人选让别人没话可说。
果然,立春书纪点了点头,“你说,你推荐谁?”
李达康眼睛一亮,就知道立春书纪肯定会查这事。
他立刻找回了在会议上那种掌控一切的感觉。这老虎虽然看着凶猛,但只要摸清它的脾气,就跟小猫一样听话。
于是李达康说:“光明区监察院的副检察长侯亮平怎么样?”
“我觉得这个人稳重,而且在林城工作过,了解那边的情况。”
“让他负责这个案子最合适了。”
这话一说出来,在场不少人点头赞同。
侯亮平以前就在林城监察院,对当地的情况肯定清楚,查案时阻力也不会太大,不至于搞得惊天动地。
这个提议挺不错的。
可是高育良开口了,他拿着笔,语气平和却坚定:“这个人不行。”
什么?!
李达康立刻瞪了过去,对高育良他可不客气:“育良同志,别用老眼光看人。”
高育良慢悠悠地说:“他是我的学生,他的能力我心里清楚。”
“但这案子,侯亮平确实不合适。”
高育良看着李达康笑了笑:“他得回避。”
回避?!
李达康差点笑出声:“他要回避什么?!”
“难道就因为他在林城工作过,就不能查林城的问题了?”
“连我这个以前的林城书纪都觉得他没问题。”
“我不明白育良书纪为什么提到回避,是对这个人有偏见,还是你自己主观臆断?”
高育良慢条斯理地说:“达康同志,别着急嘛。”
嘿!
李达康哼了一声:“我急什么?就是想听听咱们这位大学问家有什么高招。”
“也没什么高招。”
高育良笑了笑,没往心里去:“但问题明摆着嘛。”
“我就纳闷达康同志怎么就看不出来。”
“侯贵平和侯亮平可是堂兄弟。”
“让侯亮平去查这事,合适吗?”
“查出来的结果能让人心服口服吗?”
李达康:“……”
堂兄弟?!
他愣住了。
侯贵平什么时候跟侯亮平成亲戚了?!
不对劲!
侯贵平、侯亮平,就差一个字,这么明显,自己居然没发现!
估摸着是因为侯贵平和侯亮平的身份差距太大,李达康压根儿就没往那方面想。
这事还用得着商量吗?
肯定不用了。
李达康本想借着放开林城调查阻力的机会,换个人去查这事。
结果这么一折腾,反而把自己弄得更被动了。
现在可好。
高育良的人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朝林城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