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大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1章 青睐,墨卿行,泡沫大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忽见报上刊载方布政使巡视贡院的消息,惊得他手中茶盏一颤,险些泼湿了孔雀蓝官袍。
“老爷,急递铺送来密札。”夫人轻叩门扉,低声道,“像是巡抚衙门的火漆封。”
李树堂整了整乌纱帽,肃容接过札子。展开一看,竟是陈巡抚亲笔:
“树堂兄台鉴:见报方知沧山县乡学之政,实乃教化典范。兄坐镇桐城,既活商路,又兴文教,真可谓......”
这已不是寻常褒奖,而是破格抬爱。李树堂面颊微烫,执笔回书时手腕竟有些发颤:“此皆仰赖圣天子文教之策,托抚台大人洪福......”
待家仆将回执送走,李树堂犹在院中踱步。五十知天命的年纪,原以为此生止步于知府任上,不料今日竟得巡抚青睐。细细品读札中“破格擢拔俊才”之语,再思及沧山县那些年轻师爷的作为,他忽然抚掌而笑。
“老爷笑什么?”夫人捧着新沏的云雾茶过来。
李树堂捻须道:“陈抚台这是要我在桐城,给全江南道树个‘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榜样啊。”说罢轻啜香茗,但见月照西墙,竹影婆娑,竟比往常更添三分清朗。
《江南邸报》上刊着沈佳宁的画像,那执笔书写的倩影让李树堂手中茶盏一滞。画中人身着藕荷色对襟襦裙,云鬓间一支碧玉簪,据传是江南织造局某位大人的千金。李树堂喉头滚动,终是长叹一声,将那份旖旎心思压了下去。
而此时沈府绣楼里,沈佳宁正揉着酸痛的脚踝,今日随父亲巡视乡学,走得双足生疼。案头摊开的邸报上,沧山县的报道独独少了那个身影。她从锦囊中取出枚羊脂玉佩,这是当年那人留下的信物。如今凑近轻嗅,早已寻不得半分气息。窗外万家灯火,却照不亮她眉间寂寥。
送走年桦二人后,林彦秋独坐书房。他并未透露巡抚之意,天威难测,前朝杨修之祸犹在眼前。铜灯下他轻叩案几:乡学塾师之事既已惊动临安府,不如暂缓;倒是这“官吏考成法”的试点,须得精心筹谋。
正沉思间,门上铜环轻响。开门见个梳双丫髻的小丫鬟瑟瑟缩在廊下:“大人...奴婢来取浣洗衣物...”
林彦秋敛去厉色,温言道:“自去取来。”那小婢战战兢兢进屋,抱着衣物逃也似地退下。转过游廊,她倚着朱柱抚胸喘息,杏色比甲下的心口还在剧烈起伏。
“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子!”同当值的丫鬟凑过来咬耳朵,“若换作我,定要假摔在他怀里...”
“呸!”小丫鬟涨红了脸,“简姑姑说了,除了我谁也不许进大人厢房,指不定就是防着你们这些浪蹄子呢!”
恰巧简丽执灯经过,两个小丫头顿时噤若寒蝉。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廊下两个小丫鬟的窃窃私语,被厚重的雕花木门隔绝在外。林彦秋伏在黄花梨书案前,就着烛光逐条批阅《官吏考成则例》,朱笔在竹简上勾画,生怕漏了半分纰漏。
三更梆子响过,腹中饥鸣如鼓。推门而出,正见值夜的小叶倚着廊柱打盹,闻声惊起:“大人有何吩咐?”
“无妨,我自去寻些吃食。”
踏出客栈大门,月色下但见简丽提着绢灯在马厩旁巡视。这妇人每夜必亲自巡查各处,仆役们见了没有不战战兢兢的。林彦秋正欲绕道,不料简丽耳尖,转身笑道:“大人深夜何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