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日Ar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4章 五百士卒,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阿日Ari,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初刘备同意称帝,是因欲图谋江东,但形势变化超出预期。

袁术意外撤退,逃至江东,致使刘备不得不先取荆州,沿江进攻江东。

然而荆州刘表并非易与之辈,曹操与袁绍绝不会为刘备远征犯险,亦不愿开罪刘表。

最终,刘备计划落空,反为曹操与袁绍做嫁衣。

后来他想脱身时已迟,四周皆敌。

如今是最好的脱身时机,否则将来再无机会。

……

次日,刘备于朝堂宣布欲往沛县外 。

虽有袁绍与曹操的臣子在场,却找不到正当理由阻止。

谁也没料到刘备会选择此时逃离。

一旦刘备逃走,曹操与袁绍的政权便岌岌可危。

刘备话音刚落,便下令散朝。

随即命陈到率两千兵马随行,董昭与武安国亦同行。

临行前,刘备回首望向沛县,感慨道:“此去不知何时能归。”

“出发!”

刘备迅速平复情绪,一声令下后,大军即刻启程。

他的离去很快传遍沛县。

刘晔急匆匆找到荀彧,焦急地说:“荀令君,刘备逃了。”

身为汉室宗亲的刘晔已归顺曹操,为其效力。

荀彧神情严肃地看着刘晔,“没有主公吩咐,我们无能为力。”

其实,荀彧若想,完全可以派兵追回刘备,但他知道这样做毫无意义。

官渡之战关乎天下归属,无论谁胜,刘备的存在与否都变得不再重要。

刘晔听出弦外之音,稍作思考便明了其中关键。

“荀令君,您认为官渡之战我军胜算如何?”

刘晔试探性地问。

荀彧并未正面回应,反问:“子扬你如何看待?”

“依我看,我军至少有五成胜算。”

刘晔认真分析,“一是人数占优;二是对方南下主力为步兵而非骑兵;三是天时因素目前持平。”

至于地利与人和,他们显然更占优势,因此他认为胜利在望。

荀彧沉思片刻,又问:“子扬心中,究竟盼的是我军胜还是曹军胜?”

刘晔毫不迟疑地回答:“这还用问!”

刘晔淡然一笑,“不论是谁坐拥天下,都胜过刘煜登基。

那家伙,真是要斩断我们世家的根本了。”

显然,刘晔已不再认同汉室宗亲的身份,而是转向与世家合作。

在他看来,汉室宗亲有何意义?每代都被分散权力,推恩令便足以让汉室宗亲衰败。

刘晔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不然他身为汉室宗亲,又怎会投效曹操?

而刘煜反世家的态度过于激进,刘晔自然不希望他得胜。

荀彧观察着刘晔,心中已有猜测。

他若没猜错,刘晔此来便是受曹操指派,试探于他。

近来他的表现,确实让曹操多有疑虑。

曹操本就多疑,加之感到与荀彧渐行渐远,难免心生试探之意。

即使没有实质证据,仅凭直觉,对于野心家而言也足够了。

“荀令君?”

刘晔唤了一声。

荀彧回神答道:“适才我在想,曼成将军尚在城中,若遣他追击,刘备必能被擒。”

刘晔似已忘却先前问题,附和道:“荀令君所言甚是,有曼成将军出马,刘备自难逃脱。”

荀彧随即签署调兵令,命曼成率三千精骑追击刘备。

刘晔接过命令后离开。

刘晔转身离去时,目光扫过荀彧,眸中闪过一丝冷意。

他对荀彧的敷衍心知肚明,却选择视而不见。

今日之事暂且搁置,待日后曹操凯旋归来,再做计较。

注视着手中的调令,他明白,在曹操阵营中,除自己外,也只有荀彧略具调兵之权,但兵力亦十分有限。

然而,相较他人,这权力的象征意义大不相同。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人会认为自己逊色,刘晔也不例外。

在他眼里,自身才智不输荀彧太多。

荀彧得以居高位,不过是倚仗颍川世家与荀氏家族的支持。

加之出仕较早,至少比自己更早入曹营。

因此,荀彧成为曹操集团中仅次于曹操的重要人物。

换个角度看,如今荀彧与曹操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而非单纯的上下级。

……

这些复杂关系,刘晔暂且抛诸脑后。

随即,他带着调令找到李典,传达指令。

李典立刻点齐三千骑兵,朝刘备离去的方向追击。

刘备一行虽有少量骑兵护送,但他乘坐的马车速度缓慢,即便提前出发,也难逃被追上的命运。

“陛下,后方来报,曹军三千人马正朝我军逼近,旗下写有‘李’字。”

董昭禀告。

“李字……”

刘备思索片刻,沛县中,曹操留下的将领里姓李且地位较高的,唯李典一人。

“陛下,恳请拨给我五百士卒,必杀退敌军!”

武安国急切上前,手持长柄铁锤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逆演先天卦

一轩堂主

不死自爆

俊美无俦的王婆

四合院:签到系统让聋老太暴毙

团因呼

我的川渝野蛮女友

南城小七

穿越1960,老爸是易中海徒弟

把酒横刀

文艺复兴之星球跃迁

待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