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军师
阿日Ar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5章 军师,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阿日Ari,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噗呲”
,数十支长枪贯穿武安国躯体,他随即倒地身亡。
但武安国临终仍带着笑意。
因为他认为自己至少砸死了敌方将领,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
并且,凭借此举,他也成功阻止了敌军追击陛下。
生命最后时刻,武安国试图回头望向刘备离去的方向,但他已力竭,无法做到。
他拼尽全力掷出武器,此刻已是强弩之末。
天边泛起鱼肚白,空气中弥漫着些许尘埃。
金色晨光铺洒而下,为这片土地平添几分神秘。
然而,徐州沛县外的小径上却尘土漫天,战马奔腾声与士兵粗重的呼吸混作一团。
身为南汉的傀儡君主,刘备的命运似乎书写着悖逆常理的故事。
曹军折损三百余骑后撤,未能继续追击刘备。
荀彧闻讯震惊,亲自带医官前往营中救治李典。
当初李典率部归顺曹操时,不仅自带兵粮,更献上丰厚资财。
其能力亦获认可,故被派守沛县。
“大夫,情况如何?”
不久大夫出帐,荀彧急切询问。
“回大人,李将军伤势危重,恐难再战。”
大夫叹息答道。
所幸头盔挡了一击,否则李典早已命丧沙场,但头部仍受重创。
头盔深深嵌入颅骨,虽未深入脑内,仅是表皮损伤,却致其至今未醒。
也许此生都无法苏醒,沦为植物人,实则已等同于死亡。
最糟的情况是,即便能恢复意识,也无法思考或行动,注定成为无用之人。
曙光初现,微风轻拂,大地渐渐苏醒。
徐州城外,战鼓声渐息,尘埃落定。
三国乱世,他命悬一线,前半生漂泊不定,好不容易有所好转却遭袁绍与曹操操控,沦为南汉傀儡。
如今,他再度摆脱命运束缚。
这一切,皆因忠勇无双的武安国。
若非武安国断后,刘备必被擒回。
三天三夜,刘备与其部下在广袤大地逃亡,如履薄冰,终逃出沛县,暂脱险境。
他望向董昭,共历艰险。
身为汉朝文臣,董昭似已筋疲力尽,脸露倦意,仍坚持前行。
“公仁,你如何?”
刘备关切询问。
董昭深吸一口气,艰难答道:“陛下,尚可支撑。”
刘备微笑:“公仁才华横溢,随我这般处境漂泊,实属委屈。”
董昭凝视刘备,目光坚毅:“陛下为百姓谋福祉,我愿追随,不屑为谋权者效力。”
所谓谋权者,自是曹操、袁绍之辈。
刘备感其言,知身边有诸多忠心之士,匡扶汉室指日可待。
“陛下仁厚,待武安国否?”
董昭再问。
刘备沉思片刻,望向徐州方向,平静道:“霸侯虽勇,然李典亦不容小觑,兵力悬殊,恐霸侯难敌。
走吧,待我统一天下,必厚赏于他!”
董昭点头,明白刘备决策乃顾全大局。
另有一处。
官渡旁营帐内,奢华布置彰显主人威势。
此刻,曹操与袁绍坐于桌前,众将官环绕,帐外嘈杂渐息,气氛庄重。
忽,一信使急入,手捧书信递予袁绍:“将军,荀彧大人来信。”
袁绍接过信件,匆匆扫过,面色骤变。
曹操以锐利目光紧盯着他,仿佛试图从表情中解读出信的内容。
“青州陷落尚可理解,但刘备——我们的王,竟在此时弃城而逃!”
袁绍抬眼,语气凝重,众人心头一震。
失去青州意味着防线崩塌,而身为 临阵脱逃,无疑是对士气的巨大打击。
袁绍拍案而起,抽出佩剑狠狠劈向桌案,木屑四溅。
“岂有此理!这等懦夫怎配称王?”
曹操依旧镇定自若,端起酒杯浅饮一口,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玄德行事果然令人捉摸不透。
当年煮酒论英雄,我就知此人不可小觑。”
袁绍皱眉:“如今局势危急,你还笑得出来?”
曹操平静回应:“阁下误会了。
我笑并非因他逃亡,而是他此举恰恰验证了我的判断无误。”
袁绍疑惑不解。
想起当年煮酒论英雄时,他曾评价刘备色厉内荏,今日被质问,自不会坦白 。
曹操凝视杯中液体:“不必在意刘备。
眼下最要紧的是对付刘煜。
只要在此击溃他,甚至取其首级,我们就掌握了统一天下的筹码。
至于那个傀儡皇帝,想换谁都行。”
袁绍点头附和:“公台之言甚是。
传令下去,整军备战!”
文武百官随即投入战事谋划。
远处,刘煜策马前行,目光坚定如炬,审视着手下这支精锐之师。
广阔的战场之上,四万步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宛如汹涌洪流中锋利的剑刃,誓要直捣敌阵核心。
他身旁策马同行的是军师李儒。
此人智慧超群,眉宇间透着冷峻果断的气息,沉稳的神情彰显出坚定的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