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夷洲惊变·烽火飞渡
一心禅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夷洲惊变·烽火飞渡,现代军医穿越东汉救世,一心禅师,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黑色的潮水狠狠拍上了岸!
“杀——!”震天的怒吼瞬间爆发,盖过了海浪的咆哮!
环首刀与吴钩猛烈地撞击在一起,迸射出刺眼的火星!金属撕裂皮革和血肉的闷响、骨骼碎裂的咔嚓声、濒死的惨叫、狂热的战吼……所有声音交织混杂,形成一股令人疯狂的血肉漩涡!鲜血如同廉价的染料,瞬间染红了沙滩,浸透了拒马下的泥土,甚至在拍岸的浪花中都带上了刺目的猩红!
吴砀手中的环首刀化作一片死亡的寒光。他格开一柄凶狠刺来的吴钩,顺势反手一刀,刀锋精准地掠过一名吴军什长的脖颈,滚烫的鲜血喷溅了他一脸!他毫不停歇,侧身躲过斜劈而来的长矛,刀柄狠狠砸在偷袭者的面门,鼻梁骨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他的亲兵紧紧护在他左右,如同磐石,不断有人倒下,但缺口瞬间又被后面的人填上。每一寸土地都在用生命争夺!东吴士兵的冲击如同狂暴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卫温、诸葛直麾下的精锐显然有备而来,人数数倍于守军,攻势异常凶猛,大夏的圆阵如同暴风雨中的小船,被挤压得不断变形,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安夷堡最高的烽燧台上,景象同样惨烈而悲壮。
浓烈的黑烟滚滚升腾!三堆巨大的烽火被点燃,干燥的柴草混合着硫磺矿场特产的硫磺粉(以增加烟柱的浓黑和高度),燃烧出笔直的、冲天的黑色狼烟!三道巨大的烟柱,如同刺向苍穹的绝望利剑,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无比醒目而凄厉!这是帝国边陲最高等级的告警信号!
然而,点燃烽燧的过程,付出了血的代价。东吴的弓箭手显然也意识到了烽燧的重要性,密集的箭矢如同飞蝗般射向高台!箭镞钉在石壁、木柱上发出“哆哆”的声响,更有箭矢穿透了垛口的缝隙!
“快!放信鸽!全部放出去!”负责信鸽的老兵班长嘶哑地吼着,他的肩头插着一支颤巍巍的羽箭,鲜血染红了半边衣甲。几名年轻的士兵含着泪,手忙脚乱却又无比小心地将最后几只携带特制“十万火急”细小铜管的信鸽,从鸽笼中取出。
“快飞啊!快飞!”士兵们将鸽子奋力抛向空中,声音哽咽,带着哭腔,如同在托付最后的希望。
几只灰白色的信鸽扑棱着翅膀,惊惶地腾空而起。它们刚刚飞离高台,致命的箭雨便追踪而至!一支利箭带着凄厉的尖啸,瞬间洞穿了一只鸽子的胸膛!白色的羽毛混合着鲜血在空中炸开!另一只翅膀被射穿,哀鸣着打着旋儿栽向堡墙之下!只有最后两只最健壮、训练有素的信鸽,凭借着本能和对归巢方向的执着,奋力扇动翅膀,险之又险地避开了几支擦身而过的箭矢,冲破了浓密的硝烟,在无数道交织着绝望与期盼的目光注视下,化作两个小小的白点,向着西南方——澎湖中转站的方向,义无反顾地、拼尽全力地疾飞而去!
每一只信鸽纤细的腿上,都紧紧系着一个染血的细小铜管。铜管之内,是一小卷被汗水、血水浸透的薄绢。那是吴砀在敌船初现、千钧一发之际,咬破自己右手食指,用淋漓的鲜血,在垛口的石粉上草草写就的绝命书:
> **“夷洲告急!东吴大军袭港!楼船蔽海,精兵逾万!安夷堡危!将士浴血,恐难久持!乞援!十万火急!乞援——!!!”**
>
> **镇东校尉 吴砀 血书**
每一个血字,都浸透着孤城将陷的绝望,和向帝国发出的最后、最悲壮的呐喊!
堡垒之下,厮杀已进入最惨烈的阶段。大夏陆战队的圆阵被压缩到了极限,防线多处被凶悍的吴军精锐撕裂!吴砀身边的亲兵已倒下大半,他本人左臂也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染红了半身铠甲,但他依旧如同疯虎般挥舞着卷刃的环首刀,死死钉在堡门之前!环顾四周,滩头已完全被吴军占领,后续的楼船正源源不断地将更多的士兵送上岸。巨大的楼船阴影,如同死亡的幕布,彻底笼罩了小小的安夷堡。
东方的海面上,那轮曾经照耀着平静港口的太阳,此刻正缓缓沉入血色的波涛之中。天空被烽燧的浓烟和战场的火光染成了诡异的暗红。安夷堡如同怒海狂涛中的一叶孤舟,在绝望的抵抗中,等待着最终的命运,或者……那渺茫到近乎不可能的奇迹。只有那两只奋力飞向西南方的信鸽,承载着最后一线微弱的希望,消失在血与火交织的暮色天际。烽火已燃,血书已飞,帝国的东疆,正经历着一场猝然而至的惊天之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