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议事亭前地·葡式蛋挞的「酥皮魔法·十一月二十」
用户2225011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7章 议事亭前地·葡式蛋挞的「酥皮魔法·十一月二十」,美食与远方:小夫妻的全国漫游记,用户22250113,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一月廿的澳门,晨光给议事亭前地的欧式地砖镀上金边。李可佳穿着米白针织连衣裙,裙摆别着枚在香港庙街买的「锅巴形状」金属徽章——徽章边缘还沾着昨夜蹭到的煲仔饭焦香,此刻随着她踩过石板路的脚步,轻轻晃过「安德鲁蛋挞坊」的木质招牌,惊起两只停在蛋挞模具上的鸽子。
一、广场晨光与「蛋挞初遇」
议事亭前地的喷泉在晨光中闪烁,「安德鲁蛋挞坊」的玻璃橱窗里,刚出炉的蛋挞泛着金黄的光,酥皮的层次在阳光里清晰可见,像层层叠叠的「金色波浪」。烘焙坊内,师傅阿杰正戴着棉手套「开酥」,案板上的黄油块与面团在他掌心翻动,「葡式蛋挞的酥皮讲究『水油分层』,面团要裹三层黄油,擀开、折叠、冷藏,重复七次,一层酥皮能分出27层。」
李可佳蹲在案板前,看阿杰用尺子丈量面团厚度——2毫米的面皮上,黄油颗粒均匀分布,「第一次开酥要『慢擀快折』,让水油充分融合,不然烤出来会『散架』。」阿杰递过一小块未烤的酥皮,她捏在指尖,能感受到面皮的「呼吸感」:黄油的香混着面粉的麦香,指尖轻压,面皮便留下淡淡的指印,像在记录「手作的温度」。
二、开酥灌蛋的「魔法工序」
案板旁的冷藏柜里,分装好的酥皮整齐排列,每块酥皮都被切成直径8厘米的圆片,「刚好放进蛋挞模,边缘要高出模具0.5厘米,烤时才会『开花』。」阿杰拿起一片酥皮,轻轻按进铜制模具,指尖沿着模具边缘「打圈」,酥皮的边缘立刻泛起细密的褶皱,像给蛋挞做了顶「蕾丝帽」。
灌蛋液的工序更显温柔——不锈钢盆里的蛋液呈浅金色,混着淡奶油与香草荚的碎粒,阿杰用细筛过滤三次,「蛋液要细腻如绸,烤出来才会『嫩滑无孔』。」他拿起长柄勺,往酥皮里舀蛋液,液面距酥皮边缘2毫米,「留一点空间给蛋液膨胀,顶部的焦糖斑才会『长』得漂亮。」李可佳数着蛋液表面的小气泡,忽然发现阿杰手腕上戴着串「蛋挞模具形状」的银手链,「这是我奶奶给的,她当年在澳门老饼铺做学徒,说『做蛋挞要像对待婴儿,轻手轻脚,才有好滋味』。」
三、烘烤时刻的「金黄蜕变」
烤箱的温度设定在220c,阿杰把蛋挞模推进去时,铜制模具在烤盘上发出「咔嗒」声——这是「葡式蛋挞」的「蜕变时刻」:前10分钟大火定型,酥皮的27层开始「舒展」,黄油遇热融化,在面皮间形成「中空层」;中间15分钟转中火,蛋液表面渐渐鼓起,边缘的酥皮「炸开」成不规则的卷边;最后5分钟关火「焖烤」,蛋液顶部出现细密的焦糖斑,像撒了把碎金。
「听,酥皮在『唱歌』。」阿杰指了指烤箱玻璃,李可佳凑近了听,果然有「滋滋」的轻响——那是黄油在酥皮间「流动」的声音,混着蛋液「咕嘟」的冒泡声,像在演奏一曲「甜香的交响乐」。当蛋挞被端出烤箱时,酥皮的金黄比晨光更耀眼,焦糖斑在蛋挞表面「跳着舞」,边缘的酥皮卷成「小喇叭」,蛋液却依然嫩滑,颤巍巍的,像裹着一层「阳光的光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