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空禅
羡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章 空禅,潮汐将尽时,我要杀了你,羡荷,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搜!\"萧景琰命令道,\"每个角落都不要放过!\"
侍卫们翻箱倒柜,最终在枕下发现一封信和一枚玉佩——正是萧景琰当初赠予明尘的那枚龙纹玉佩。
信封上写着「太子殿下亲启」。萧景琰挥手屏退左右,独自坐在窗前拆信。明尘的字迹清峻如昔:
「殿下见此信时,贫僧已离寺云游。山庄一别,料殿下已重获太子之位,可喜可贺。
殿下体内积毒已清七八,余毒当以九转还魂丹徐徐化解。药方藏于《金刚经》扉页内,殿下可命可信御医照方配药。切记避忌李公公经手之物,此人乃二皇子心腹,专司下毒。
贫僧旧疾复发,时日无多,不愿污了殿下眼目,故择远行。殿下所赠玉佩,今璧还,望勿相念。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明尘绝笔。」
信纸在萧景琰手中微微颤抖。他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每个字都烙在脑海里。最后,他猛地站起,将整张桌子掀翻。
\"找!\"他冲门外吼道,\"就算翻遍整个大周,也要把明尘给我找回来!\"
侍卫们慌忙应是。萧景琰站在空荡荡的禅房里,手中紧握着那枚玉佩。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像刀子,剜着他的心。\"时日无多\"、\"远行\"、\"绝笔\"...明尘这是什么意思?他要找个没人的地方等死吗?
萧景琰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向书架。那本《金刚经》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翻开扉页,果然夹着一张药方。药方背面还有几行小字:
「又及:殿下七岁那年冬,所遇小乞丐实为罪臣之后,名唤玉麟。因家族谋逆被诛,流落街头。蒙殿下赠玉佩,活命之恩,没齿难忘。后玉麟潜入宫中欲报恩,恰逢玉麟殿大火,为救殿下之母而重伤,侥幸生还,容貌尽毁,发色俱白。此身早该死于火场,苟活至今,皆为报恩。今恩已报,尘缘当断。」
萧景琰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十三年前那场震惊朝野的玉麟殿大火,母后为救他而葬身火海。当时确实有个白发少年从火中拖出了他,但那少年随即昏迷,被御医判定无救,丢去了乱葬岗...
原来那就是明尘。不,是玉麟。
\"你没死...你活下来了...\"萧景琰喃喃自语,\"还为我做了这么多...\"
他突然明白明尘手腕上的烙印从何而来——那是皇室处置重犯的标记。也明白明尘为何对他如此执着——从七岁那年的半块饼,到玉麟殿大火的救命之恩,再到多年来的暗中保护,他们之间的羁绊远比想象中深厚。
\"你以为这样就能一走了之?\"萧景琰将信纸揉成一团又小心展开,\"休想!\"
他大步走出禅房,对等候的赵风下令:\"传令各州县,张贴告示,寻找一位白发僧人。再派密探去各大药行,查访购买百年血参的客人。\"
\"殿下,这...\"赵风面露难色,\"如此兴师动众,恐怕陛下...\"
\"就说本宫在寻访名医。\"萧景琰冷声道,\"谁敢多嘴,拔了舌头!\"
回到东宫,萧景琰彻夜未眠。他命人取来玉麟殿大火的卷宗,细细研读。当年那场火灾被定为意外,但卷宗中疑点重重——为何偏偏在他和母后独处时起火?为何救火的水龙全部故障?为何事后调查草草了事?
\"萧景恒...\"萧景琰攥紧拳头,\"若此事与你有关,我定将你千刀万剐!\"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到明尘。萧景琰抚摸颈间的铜钥匙,想起明尘咳血的画面,心如刀绞。那个傻子,明明病得那么重,却还想着为他解毒,为他收集二皇子的罪证...
\"玉麟...\"萧景琰轻唤这个陌生的名字,\"你最好活着...否则...\"
否则怎样?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晓得若明尘真的死了,这东宫、这太子之位、这万里江山,都将失去意义。
天蒙蒙亮时,萧景琰穿戴整齐,来到御药局。他拿出明尘留下的药方,命令最信任的老御医配药。
\"九转还魂丹?\"老御医惊诧道,\"这可是传说中的奇药,所需药材极为珍贵...\"
\"不惜一切代价。\"萧景琰打断他,\"尤其是百年血参,务必找到。\"
老御医仔细查看药方,突然皱眉:\"殿下,这药方上怎么还标注了试药记录?'试药第七日,呕血三升'...这...\"
萧景琰胸口一阵刺痛:\"只管配药。今日起,本宫每日都要听你汇报进展。\"
离开御药局,萧景琰来到天牢。萧景恒被关在最深处的牢房,早已不复往日风采。
\"皇兄是来看我笑话的?\"萧景恒冷笑。
萧景琰直接了当:\"十三年前玉麟殿大火,是不是你做的?\"
萧景恒脸色微变:\"我不知道皇兄在说什么。\"
\"你会知道的。\"萧景琰凑近,声音冷得像冰,\"等本宫查清真相,会让你尝遍天下酷刑。\"
离开天牢,萧景琰站在高高的宫墙上,眺望远方。大周疆域辽阔,明尘会在哪个角落?是死是活?
\"你囚禁我半月,我便用余生囚禁你。\"萧景琰轻声道,\"很公平,不是吗?\"
风吹散了他的话语,但颈间的铜钥匙贴着皮肤,冰凉如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