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糖糖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江河入海,青史为鉴,牛皮糖糖糖,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十七章:江河入海
窗外的雪下得绵密,陈默站在省委大楼顶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雪花一片片撞在玻璃上,碎成细小的冰晶。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办公桌上那本《贞观政要》的扉页,周明远二十年前的赠言已经有些褪色,但\"治史如观火,洞悉兴衰,可谋未来\"几个字依然清晰可辨。书页间飘落一张泛黄的照片——1998年的考古队合影,年轻时的周明远、张政、林父和楚教授站在汉墓发掘现场,阳光在他们脸上镀了一层金色。陈默的拇指轻轻擦过照片边缘,那里有一个模糊的人影,穿着当年的校服,面容稚嫩得几乎陌生。
青铜匣子在保险柜里发出细微的嗡鸣。陈默转身走向角落的密码柜,指尖在数字键盘上停顿了片刻,输入了周明远的生日——0423。柜门弹开的瞬间,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夹杂着鸢尾花腐败后的甜腻气息。匣面上的云纹在办公室灯光下流动,仿佛活物般缓缓重组,最终凝结成\"永和三年\"四个篆字。他伸手触碰的刹那,整栋大楼的灯光突然熄灭,应急灯亮起的红光中,匣子缝隙渗出的蓝色液体在地面蜿蜒,勾勒出一幅精确的机场平面图。
\"陈处长?\"秘书在门外轻声询问,\"要安排车送您去机场吗?\"
陈默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自己右手掌心——那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细长的伤口,渗出的血珠滴在青铜匣上,立刻被吸收得无影无踪。窗外,一只乌鸦落在旗杆顶端,血红的眼睛透过玻璃直视着他。当鸟喙轻叩窗棂时,整面落地窗突然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铭文,全是《贞观政要》中魏征的谏言,唯独\"天下已定则先取其德\"一句被血迹涂抹。
国际机场的VIp通道空无一人。陈默的工作证在安检处刷出刺耳的警报声,但工作人员只是麻木地重复着\"请通过\"的机械指令。廊桥尽头的舱门前,林薇的登机箱孤零零地立着,箱锁处不断渗出蓝色液体,在金属地面上腐蚀出细小的凹痕。x光机的残像还悬浮在空气中,青铜酒器的轮廓里嵌套着无数细小的铭文锁链,中央那颗跳动的心脏每收缩一次,就有新的文字在虚空中浮现:
\"赐丞相鸩——永和三年制\"
\"见影者死——建宁元年刻\"
\"四人皆饮——1998年4月15日\"
陈默伸手触碰的瞬间,行李箱自动弹开。铜镜的裂纹间,他的倒影正在缓慢变化——镜中人穿着二十年前的校服,手里捧着的不是历史典籍,而是一个正在渗水的青铜匣子。镜面突然传来冰凉的触感,他的指尖穿透了玻璃,直接握住了镜中那个年轻自己的手腕。
\"你终于来了。\"镜中的陈默露出微笑,声音却属于周明远,\"刺史新制,始于今日。\"
省纪委大楼的地下档案室里,1998年的绝密档案正在一页页自动翻动。泛黄的实验记录上,褪色的血渍重新变得鲜红,在纸上蜿蜒成新的文字:
\"样本d(陈默唾液)检出记忆干扰剂\"
\"样本E(青铜匣浸泡液)含时空同位素\"
档案架最底层的黑皮本子无风自动,停在梁冀传插图页。纸张上的\"照骨镜\"三个字突然浮起,化作真正的青铜碎片刺入陈默的手背。疼痛中他看见无数记忆碎片——自己站在考古现场捧着青铜酒器,在周明远的茶杯里倒入蓝色液体,又用同一只手接过林父递来的解毒剂。每一个画面里,他的右手小指都戴着那个肉色仿真指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