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试试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冰层下觉醒,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闲人试试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极的风,那是造物主忘了关的巨型冰柜排气口,正对着陆远山的脸猛吹。他龇牙咧嘴地把防寒服领口拽到下巴,试图勒死最后一丝缝隙,结果那寒意像个经验老道的贼,总能找到新路线钻进来啃骨头。

防寒服内置的恒温器哼哼唧唧,功率早拉满了,听起来像得了哮喘的老拖拉机,在绝对零度的淫威下徒劳挣扎。

脚下,是百万年压出来的幽蓝老冰,在低得几乎躺平的太阳下泛着冷光。护目镜里,数据猩红刺眼:**-42c**,**风速74km\/h**,**体感-67c**——这鬼天气,企鹅都得申请居家办公。

可陆远山的眼珠子,像被焊在了冰层探测仪的屏幕上。这台价值能买下半个南极科考站的量子共振扫描仪,正扒开五十米厚的冰层老底:底下趴着个巨大的“金属神经树”,活像哪位外星园艺大师的疯狂杰作。

两公里长的导电生物质脉络,精确遵循着黄金分割的数学强迫症,最瘆人的是——它,会!长!每隔七十二小时,那些末梢就偷偷摸摸探出新的“触须”,鬼鬼祟祟。

“陆博士!第七次扫描,热乎的!” 苏夏的声音在耳机里响起,带着点强打精神的雀跃。陆远山抬眼,那抹亮红在冰原上蹦跶着挪过来,活像颗移动的车厘子。

她抱着一摞数据板,走路姿势有点飘——右脚上次跟冰缝“亲密接触”的纪念品,生物凝胶也挡不住这鬼地方的物理攻击。护目镜糊着霜,呼出的白气瞬间冻成微型。

她递过板子,脸冻得发青,眼睛却亮得像探照灯:“老样子,又胖了十二厘米!东南角那根‘枝桠’尤其能长,速度是别处的1.23倍!简直像个拿到双倍糖的孩子。”

陆远山指尖在屏幕上飞划,电磁频谱图跳出来,他“啧”了一声:

“瞧这脉冲,7.83赫兹,跟地球的心跳(舒曼共振)一个调!更绝的是这能量波动……”他戳着屏幕上一组规律的波形,

“每次‘长个儿’前,先来个能量‘充电宝’!精准得像瑞士钟表!”

“间隔71分36秒,误差小于千分之一秒,”苏夏凑近,智能眼镜在她眼前拉出炫酷的增强现实线,

“这要是‘自然形成’,我把我这防寒服吃了!”她语气里是科学家的兴奋,混着一丝“这剧本不太对劲”的嘀咕。

陆远山没接茬,把板子往折叠桌(自带冰面磁吸,稳如老狗)上一拍,按下按钮。

一道幽蓝光柱射出,冰下那“巨树”的全息投影瞬间在两人面前拔地而起:完美的球形核心,裹着冰冷六边形铠甲;十二条粗壮主脉,再按斐波那契数列的强迫美学疯狂分叉……复杂程度让人类大脑图谱自惭形秽。

“自然?”陆远山的手指划过放大十倍的六边形核心,语气凉得像脚下的冰,

“看看这分子排列,每个节点都是教科书级的二十面体。自然界?也就某些病毒壳子长这样,但尺寸……”他比了个“差着十万八千里”的手势,

“小了百万倍不止!”

苏夏推了推智能眼镜,镜片上分子结构图飞速模拟:

“所以……咱脚底下可能睡着个史前文明?或者……外星退休老干部的南极疗养院?”

陆远山嘴角抽了抽,没正面回答。三周前联合国那遮遮掩掩的调令,国防部赵部长那句“可能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谜语,此刻像冰锥扎进脑子。他猛地拍板:

“取个样本!”

“样本?!”苏夏差点跳起来(考虑到伤脚,动作幅度受限),

“没重型装备,拿头钻三十多米冰层?那玩意儿表皮硬度扫描是钻石的三倍!金刚钻来了都得喊声大哥!”

陆远山变戏法似的从背包深处摸出根钛合金管,上面“dF-41”的军方编号闪闪发光。

“高频分子共振钻,军方的‘圣诞礼物’,”他语气平淡得像介绍保温杯,

“量子隧穿效应驱动,理论数据:十分钟,五十米冰层,分解一切已知硬汉。”他旋开盖子,里面精密构件泛着不近人情的蓝光。

“‘理论上’?”苏夏接过这“高科技擀面杖”,手指划过激活键,它“唰啦”一声伸展成一米长的流线型钻机,探针幽幽发亮,

“日志就三次实验室模拟!陆博士,这玩意儿真不是微波炉改装的?”

“所以,行动代号:‘悄悄的进村’。”陆远山扯出个冻僵的微笑,把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量子加密器捅进钻机接口,

“苏博士,定位。目标:最边角旮旯的细枝,直径小于三毫米,远离主干‘心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打破谶言,野千金和娴狐妖反杀

狐阿紫

全网嘲我模仿顶流,天后砸钱逼我退圈

暮星

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

笑的好憔悴

万古第一禁忌

HeyMy

超神:我以虚空万藏解析诸天

爱吃云吞的京京兽

迟暮玩家

折水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