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荒漠之皮
闲人试试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荒漠之皮,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闲人试试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震动灵敏度,调到‘重型沙鼠’以上。” 士官念。
“收到。阈值上调15%…校准完。” 张强低声回应。
“红外模式,切‘动态温差优先’,过滤死物干扰。”
“动态温差优先已激活…背景热噪采样…锁定。” 声音稳得像机器。
“金属识别,开‘小型武器级’屏蔽,忽略弹壳、小工具。”
“‘小型武器级’屏蔽启动,特征库加载完。” 张强最后确认,“Alpha-7初始化完成,保险:锁死。”
士官在pdA上重重一点:“记录:Alpha-7就绪。保险锁定。”
张强这才开始极小心地回填沙土,轻得像怕惊扰了地雷的美梦。填平后,还用手抹匀,撒上浮沙,最后甚至用小刷子扫掉多余的土。只有风声呜咽,和两人压抑的呼吸。
雷区之间的安全通道和更外面,另一种防御悄然成型。士兵两人一组,拖着沉重的黑箱子,里面是“声波栅栏”发射器。
“定位点:delta-3,delta-4,间距25米,扇形120度!” 技术员小刘拿着测距仪和平板指挥。士兵们把发射器半埋,只露出发射口,做好伪装。
“频率波段确认:主打驱离,覆盖沙鼠沙狐活动区。附加低频震动预警。” 小刘快速设定,“启动自检。”
一阵低沉的、让人胸口发闷的嗡鸣响起,几秒后消失。
“自检过。delta线阵启动!” 小刘确认。这道无形的墙开始工作,持续释放让中小动物厌恶逃跑的声波,同时像敏感的“地听器”,捕捉分析地面的异常震动。想偷偷摸进来的东西,无论是沙鼠还是敌人,都得先过它这关。
更外围的景象,荒诞得像末日片场。几辆锈迹斑斑、扭曲变形的旧世界破车——没顶的公交骨架、侧翻的油罐车、挤成铁饼的小轿车——被拖到位。工兵们用焊枪钢索,把它们堆成个混乱的“假目标区”。
“给这辆‘敞篷老爷车’肚子里多塞俩‘暖宝宝’!让它看起来像刚熄火!”
一个满脸油污的工兵拍着一辆只剩骨架的越野车喊。士兵们费力撬开残骸,把混合了镁粉、氧化铁和催化剂的化学热源包塞进去,启动延时放热。
“好嘞!保证让它‘热情似火’!”
另一个士兵应着,抱着沉甸甸的热源包塞进后备箱位置。很快,这些冰冷的废铁内部开始散发出稳定的、像引擎余温的红外信号。在敌人眼里,它们就是一堆可疑的热源点。
“嘿,看这破公交,像不像被啃剩的鱼骨头?” 一个小兵打趣道。
“像你个头!麻溜干活!” 班长骂了一句,嘴角却抽了抽,
“都给老子记着!这些‘铁棺材’是给女娲导弹准备的‘点心’!让它们打这破烂,总比砸咱们脑门上强!塞严实点!”
空气里混杂着铁锈、焊锡味和化学热源启动后淡淡的金属灼烧气。士兵们在钢铁坟墓里穿梭,用文明的残骸,筑起一道诡异的生存屏障。
最后一辆废弃卡车残骸被固定好,内部的“暖宝宝”发出低沉的嗡鸣时,夕阳把天边和戈壁染成了悲壮的血红色。风更大了,砂砾抽打着伪装网和废铁,呜呜作响。
陈雷站在制高点,举起望远镜。推土机像累瘫的巨兽趴在营地边。伪装网已完美融入沙丘,只有夕阳斜照才能勉强看出一丝人工痕迹。假目标区的废车堆投下狰狞的影子,散发的热辐射在红外视野里像黑夜里的篝火。
他按下通讯器:
“‘铁砧’呼叫‘熔炉’,‘荒漠之皮’外层基础+伪装+防御一期,搞定!‘蝎刺’锁死待命,声栅运行正常,‘点心’(诱饵)已上桌。请指示。”
短暂的电流嘶嘶声后,后方回应:
“‘熔炉’收到,‘铁砧’。干得漂亮。保持最高警戒,女娲的‘游隼’(侦察无人机)最近很勤快。记住,你们现在是它的眼中钉。这片‘皮’,是咱们活命的本钱。”
“明白。” 陈雷应道,目光再次投向那片死寂的、被精心“武装”和“伪装”起来的戈壁。风沙扑打着他的面罩。远处,一片被风卷起的沙尘,在血红的夕阳下翻滚,形状诡谲,贴着他们刚织好的“皮肤”掠过,像不祥的预兆。他下意识握紧了腰间冰冷的枪柄。
这片凝聚着汗水、技术和杀机的“荒漠之皮”,此刻静默地匍匐着。它是盾,也是饵;是保护,也是巨大的沉默陷阱。它用戈壁本身的荒凉作掩护,把人类的求生意志和杀戮机关深埋地下。
只有无形的声波在警惕扫描,只有冰冷的“蝎刺”在黑暗中等待。
风声呜咽,吹过新造的“沙丘”,吹过钢铁的坟墓,像在吟唱一首无人能懂的战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