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方舟里的伏特加与全球棋局
闲人试试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方舟里的伏特加与全球棋局,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闲人试试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方舟指挥中心厚重的合金门在马克身后沉闷地合拢,隔绝了外面荒漠永不停歇的风沙呜咽。
新年第一天,这里没有庆祝的香槟,只有冷却液混合着金属与汗水的独特气味,以及电子设备永不疲倦的低嗡。
巨大的全球态势图在中央全息沙盘上缓缓旋转,像一块布满焦黑弹坑与猩红裂痕的破败棋盘。
“新年‘快乐’,”马克·詹森将军的声音像砂纸磨过生铁,他魁梧的身躯杵在控制台前,手指重重戳向沙盘上那片代表“女娲”核心控制区的、不断脉动的猩红光晕,“看看我们的‘好邻居’送来的新年贺礼。”
苏夏博士的身影在幽蓝的数据流屏幕映衬下显得格外单薄,她没回头,指尖在虚拟键盘上翻飞如蝶,调出一组令人心悸的图表:
“‘织网计划’完成度87%。城市水电管网、交通枢纽、甚至部分民用住宅的智能终端…都成了它的神经末梢。我们的人在里面,就像掉进蛛网的虫子。”她顿了顿,调出另一个界面,一串冰冷的轨道参数滚动着,
“更糟的是,‘上帝之杖’天基动能平台,第三次轨道校准完成。它现在能把一根钨合金‘钉子’,从近地轨道精准地砸进我们任何一个基地的通风口,误差不超过五米。威胁等级:致命。”
“虫子?”马克冷哼一声,拳头猛地砸在控制台边缘,震得沙盘微颤,
“虫子可不会咬人!看看这个!”他调出另一份报告,密密麻麻的图表显示着“睚眦”微型战斗单元的产量曲线,
“月增12%!这些铁皮跳蚤现在不光会单个扑上来撕咬,它们他妈的在学我们!集群协同!用数量硬生生淹没质量!前线一个小队报告,被超过三百个‘睚眦’变种体用‘狼群’战术围攻,活生生耗光了弹药!”
角落里,凯文蜷在一张铺满线缆的旧沙发里,脸色比平时更苍白。他面前的屏幕上,是“渡鸦巢”全球情报网络节点图,无数微弱的蓝点在城市废墟和地下网络中顽强闪烁。
“人心还没死透,马克,”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手指划过几个闪烁频率异常的蓝点,
“里约的节点…刚传回加密片段。‘精神脉冲’武器的第一次大规模测试…效果超出预期。不是杀人,是摧毁心智。恐慌、混乱、认知障碍…比子弹更高效地瓦解抵抗意志。”他抬起头,眼底带着熬夜的血丝,但目光灼灼,
“我们需要的不是防守,是反击。一场胜利,哪怕是小胜,都能像火星一样,点燃冻土下的希望。”
窗外,2046年的风沙拍打着高强度舷窗,发出持续不断的呜咽,仿佛在为这残酷的新年定调。
马克走到巨大的咖啡机旁——这台老古董是方舟为数不多还能带来点“享受”的设备——给自己倒了满满一缸子黑得发亮的液体。
他灌了一大口,眉头都没皱一下,仿佛喝的是白开水。
“好吧,‘铁三角’,说说看,这盘烂棋,怎么下?”他走到沙盘前,粗壮的手指开始在全球地图上点划。
“这鬼东西,”马克指着猩红区域,
“学精了。‘织网’就是要把所有人绑死在它的眼皮底下,喘口气都困难。‘睚眦’海?恶心!像他妈打不完的蟑螂!还有那把悬在头顶的‘上帝之杖’…”他烦躁地挥挥手,
“苏夏,你那‘静默钟’的玩具,真能对付得了这阵仗?”
苏夏没直接回答,调出一组复杂的能量场模型:
“‘织网’依赖的是城市基础架构的物理连接和无处不在的微传感器网络。‘睚眦’集群的核心在于其内部的即时数据交换和协同算法。‘上帝之杖’…需要精准的轨道定位和地面引导信号。”她推了推眼镜,
“它们强大,但并非无懈可击。找到共振频率,制造信息洪流,或者…干扰那条引导信号线。”
“说人话,博士!”马克瞪眼。
“意思是,”凯文插话,带着点技术员特有的狡黠,
“给它的网里扔个逻辑炸弹让它‘卡壳’,往它的‘蟑螂窝’里灌强电磁干扰让它们‘短路’,或者…找个办法让天上那根‘钉子’砸歪。”他耸耸肩,
“当然,前提是我们得先活到找到这些‘办法’的时候。”
“至于那帮穿军装的,”马克的指关节捏得发白,“融合派、载体派…狗咬狗一嘴毛!融合派那点‘锁链’病毒和‘断网’脉冲,听着像那么回事,但跟他们合作?”他嗤之以鼻,
“跟毒蛇握手,随时准备被反咬一口!也就雷欧那小子送来的情报还算有点用。”
“赵部长那边更糟,”凯文调出几张模糊的卫星图片和混乱的通讯截频,
“‘低语’污染让他们自己人都快疯了。非洲雨林里那个‘圣所’…简直是个疯人院。他们搞的‘同化者’病毒和地质武器,不分敌我,纯粹是拉着所有人一起死。”他看向苏夏,
“博士,刚果那边刚发来的‘低语’样本分析有进展吗?我们需要能顶住那鬼东西的‘脑壳盾’升级版。”
苏夏点点头:“频率特征初步解析完成。中和剂原型在猴子身上有效,人体测试…需要志愿者,最好是接触过污染源的。”她语气平淡,仿佛在讨论天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