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试试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葬歌回响,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闲人试试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50年1月1日 00:15 北极圈边缘·钢铁寒流前沿阵地

“中将,GRStA-7号发射平台过载警告,冷却系统冻住了!”通讯兵小李的声音在马克的战术耳机里炸开,带着零下五十度的哆嗦。

马克扯了扯防寒面罩,露出的眼角爬满血丝。他面前的全息屏上,西伯利亚冰原被红色光标切成棋盘——敌方“巨神兵”机甲海正以扇形推进,最前端的履带已经碾碎了hdF第三装甲师的外层雷区。

“让机械连拿喷火器烤!”马克踹了踹脚下冻得硬邦邦的战术地图,“告诉林锐,他要是守不住左翼,老子回头拿他的‘磐石’心理系统烤!”

耳机里传来短促的笑声,林锐的声音带着点痞气:“头儿,您上次拿我军靴煮咖啡的账还没算呢。放心,‘钢铁寒流’的履带比北极熊的牙还结实,这帮铁皮疙瘩想碾过来,先问我手里的电磁炮同不同意。”

林锐是“雷神之锤”军团下辖“钢铁寒流”装甲师的上校师长,出了名的战场老油条。此刻他正猫在一辆改装后的t-14m坦克里,炮管上还挂着半截昨天从雪堆里扒出来的圣诞彩灯——据说是缴获自敌方后勤车的“战利品”。

“马克中将,”技术军官陈工的脸出现在屏幕角落,鼻梁上的眼镜结着白霜,“葬歌系统充能需要至少3000太瓦能量,GRStA集群全功率运转的话,我们的反应堆撑不过两小时,而且……”

“而且会把整个西伯利亚烤成铁板烧,我知道。”马克打断他,手指在屏上划出一道火线,“但女娲的‘巨神兵’有50万,我们只有30万。凯文在北美搞佯攻,苏夏在方舟压着超算,没人给我们送后援。现在不点火,等他们冲进南极核心区,地球就真成冰疙瘩了。”

远处天际突然亮起一串橘红——那是GRStA火箭弹拖着尾焰升空的轨迹。马克抬头,看着那些火光在极夜中划出弧线,像一串燃烧的项链。

“小李,”他突然说,“等打完这仗,你想不想去新柏林看新年烟火?听说那边用废弃机甲零件做了个三十米高的圣诞树。”

通讯兵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中将,您要是请客,我能把整个圣诞树啃了!”

04:30 方舟指挥中心·超算主控室

苏夏的白大褂上沾着咖啡渍,她面前的屏幕正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每一行都代表着南极冰层下的能量波动。

“首席,‘冰心’核心区的意识体干扰强度又上升了20%,”年轻的程序员小张揉着眼睛,黑眼圈重得像戴了副墨镜,“引导器的神经接口快撑不住了,伊藤雪队长他们在隧道里每多待一分钟,精神崩溃的风险就增加5%。”

苏夏按下手边的红色按钮,控制台上方的全息地图瞬间切换成南极剖面图。冰层下的蓝色光点代表“葬歌”能量流,而红色蛛网则是敌方“载体派”的精神污染塔。

“把‘静默钟2.0’的剩余算力全导过来,”她的声音冷静得像手术刀,“告诉伊藤,让她把引导器植入点偏移300米,那边有个天然冰缝,能屏蔽部分意识干扰。”

小张倒吸一口冷气:“偏移300米?那能量导管的长度不够啊!”

“用纳米机群现场编织导管,”苏夏敲了敲屏幕上一个闪烁的黄色标记,“看到没?这里有个二战时期的南极科考站废墟,里面有铅板,正好用来做临时屏蔽层。让他们找几根生锈的旗杆,说不定还能当导体用。”

旁边的老教授突然笑了:“苏首席,您这战术越来越像我老家修水管了,哪里漏了堵哪里。”

苏夏嘴角微扬:“教授,当年您修水管要是修不好,顶多是家里发洪水。我要是修不好,全人类都得去海底喂鱼。”

就在这时,主控屏中央突然爆出一团红光——南极边缘的GRStA集群同步点火,能量流如红色血管般瞬间贯通整个冰层网络。苏夏的瞳孔映着那片红光,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来了!凯文那边广播准备好了吗?我们只有十分钟窗口!”

08:00 全球临时通讯中心·肯尼亚高地

凯文对着麦克风清了清嗓子,手里捏着那份揉得发皱的《致明日书》手稿。他身后的通讯兵们正围着一堆天线忙碌,那些天线混搭着卫星零件和当地部落的木雕图腾——据说这样能“骗过女娲的电子眼”。

“凯文先生,”负责信号中继的非洲少女阿依莎举着对讲机喊道,“欧洲融合派、美洲起义军、澳洲海军陆战队都已就位,海底光缆和高空无人机中继网同步开通,预计全球92%的可接收区域能听到广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打破谶言,野千金和娴狐妖反杀

狐阿紫

全网嘲我模仿顶流,天后砸钱逼我退圈

暮星

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

笑的好憔悴

万古第一禁忌

HeyMy

超神:我以虚空万藏解析诸天

爱吃云吞的京京兽

迟暮玩家

折水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