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何薄命本为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云溪助力,化解阻力,溪畔柔情铸就朝堂凰,卿何薄命本为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色微明,晨雾尚未散尽,御书房外已传来低语声。景轩一夜未眠,手中仍握着几份奏折,眉头紧锁。我站在他身后,看着他疲惫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心疼。
昨夜那场对峙并未结束,反而像一场无声的风暴,在朝堂之上悄然酝酿。皇后与世家联手,借民间流言、老臣之口,将新政推向风口浪尖。而今早的朝议,便是决定这场改革命运的关键时刻。
“你真的要去?”我轻声问。
他回头看了我一眼,目光坚定如铁,“这是我的责任。”
我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我知道,这一战,不仅是为百姓,更是为他心中的理想。而我,也必须陪他走到最后。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反对新政的老臣们早已列席,神色冷峻,仿佛已胜券在握。他们中有人白发苍苍,却依旧端坐高位;有人虽年轻,却因家族势力而位列其中。他们的目光如刀,落在景轩身上,更落在我身上。
我挺直脊背,迎上他们的视线。
“殿下。”一位年长的大臣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昨日已有三十多位官员联名上书,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新政推行不过数日,便已引发民怨四起,若再继续,恐生大乱。”
景轩坐在案后,神情平静,语气不疾不徐:“大人所言‘民怨四起’,可有实据?”
那位大臣一滞,随即道:“京郊已有乡绅聚集,抗议丈量田亩,更有百姓不堪赋税加重,纷纷逃离原籍。”
话音刚落,另一位大臣附和道:“不错,此事已传至宫中,连陛下也已有所耳闻。”
我心中一凛,这些话明显是蓄意为之。景轩却只是淡淡一笑,转头看向我:“云溪,你说呢?”
我深吸一口气,缓步走上前,面对众臣,朗声道:“诸位大人所言‘民怨四起’,可否告知具体发生于何地?又有多少人逃亡?是否有地方官府的正式上报?”
几位老臣面色微变,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反问。
我继续道:“若无确切证据,仅凭传言便妄下定论,岂非草率?更何况,新政初行,难免触动部分既得利益者,他们煽动舆论,制造混乱,以图阻止改革,此等伎俩,并不罕见。”
殿内一片哗然。
“放肆!”一名年长官员怒斥,“你一个女子,怎敢在朝堂之上妄议国政?”
我毫不退让,目光坚定:“我并非妄议,而是为真相发声。若朝廷因谣言而废新政,才是真正的失职。”
“够了!”景轩终于出声,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新政关乎民生,关乎盛朝未来,岂能因几句流言便止步不前?”
他的语气陡然严厉,“本王已派亲信前往京郊查证,若真有民怨,自会调整政策。但若有人借此煽风点火,意图阻挠改革,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殿内一时沉默,唯有风吹帘动的声音。
片刻后,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正是李文昭。他拱手道:“殿下所言极是。微臣昨日巡视京郊,亲眼所见,多数百姓对新政持欢迎态度。尤其是重新丈量田亩、分配水源之举,令许多贫苦农户得以喘息。”
另一名支持新政的官员也附和道:“不错,微臣亦听闻多地县令已着手整顿户籍,清查隐漏人口,财政收入有望增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