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何薄命本为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云溪回忆,寻找突破,溪畔柔情铸就朝堂凰,卿何薄命本为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牢房的铁栏冰冷,我蜷缩在角落里,望着窗外那一方狭小的天空。月光透过栅栏洒落在地上,像是撒了一层碎银,映得我心头微微发亮。景轩和墨羽已经离去多时,那茶馆外的一瞥,仿佛揭开了一个更深的谜团——江逸的背后,竟藏着连他也未曾预料到的势力。
可现在,我能做的,只有回忆。
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与景轩初见的那一幕。山林深处,他倒在血泊中,身上的伤口触目惊心。那时的我,不过是个懵懂少女,从未想过命运会将我卷入这场宫廷风暴之中。他的目光温柔而坚定,即便在最危险的时刻,也未曾流露出一丝怯懦。
我想起他教我识字、练字,那些夜晚,烛火摇曳,他的手覆在我的手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云”、“溪”两个字。他说:“这两个字,是你的命。”那时我不懂,如今才明白,他是想让我记住自己的名字,记住自己是谁,不被这宫墙中的风雨所淹没。
再后来,谣言四起,皇后步步紧逼,江氏家族暗中布局。我记得那个夜晚,我在御花园中听到了一段低语,声音模糊不清,却带着几分熟悉的腔调。当时我以为只是巧合,如今回想起来,或许那就是江家开始行动的信号。
我缓缓坐直身子,手指轻轻敲打着膝盖,像老妇人曾经教我的那样,将记忆梳理成线,串联起每一个细节。她说过,真正的谋略不是靠天赐灵光,而是从点滴中抽丝剥茧,找到蛛丝马迹。
江氏家族的每一步,似乎都经过精心策划。他们不会轻易出手,一旦出手,必定是致命一击。可越是谨慎的人,越容易在细节上露出破绽。比如那次宴会,江逸的堂兄曾在我面前冷笑,说:“云姑娘这般出身,怎配与皇子共度良宵?”那话语虽轻,却藏着锋利。我那时只觉得羞辱,如今想来,那分明是一场试探,甚至可能是整个阴谋的开端。
还有一次,我路过东宫,正巧遇见江逸与一位朝臣低声交谈。那位大臣是皇后的亲信,平日里极少露面。他们站在廊下,神情凝重,见我走近,立刻止住了话头。我当时并未在意,可如今再回想,他们的对话内容,恐怕正是关于如何对付我和景轩。
我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牢房里的空气混浊,夹杂着霉味与汗水的气息,但我已习惯。这些日子以来,我学会了在最糟糕的环境中保持清醒。老妇人说,人在绝境中,往往能激发出最敏锐的洞察力。
我开始在心里画出一张图,一条条线索如蛛网般交织在一起。江逸回京的时间、茶馆内的密谈、铜钱上的印记……所有的一切,都在指向一个更大的幕后之人。而这个人,极有可能才是整盘棋局的操盘者。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那枚铜钱,曾在大牢外的集市上出现过。当时我并不在意,只当是寻常百姓手中的流通之物。可若它真的来自某个特定的组织或人物,那么它的出现就绝非偶然。
我站起身,走到牢房门口,透过铁栏望向远处。夜色沉沉,狱卒的脚步声在走廊尽头回荡。我知道,景轩此刻一定也在调查,他不会停下,就像我也不会停下一样。
“你为何要这么做?”我喃喃自语,仿佛在问江逸,又仿佛是在问那个隐藏在暗处的人。
没有人回答,只有风穿过牢房,在耳边低吟。
我回到角落坐下,继续回忆。这一次,我刻意去寻找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比如某次景轩出门前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或是我无意间听到的几句闲谈。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突破口。
忽然,我想到一件奇怪的事——江逸每次行动之前,总会派人送一封匿名信到我住处。那些信的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威胁,但落款处总有一个奇怪的符号:一只展翅的鹰,眼中嵌着一颗明珠。
这个图案,我曾在一本旧书上见过。那是本讲述江湖门派的册子,里面提到过一个早已消失的组织——“鹰影盟”。据传,该组织曾活跃于盛朝初期,专门替权贵执行秘密任务,后因牵涉一场政变而被彻底铲除。可若这个组织还存在,那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又是谁在背后操控这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