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这么大的一个消费群体
如风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7章 这么大的一个消费群体,四合院:拒秦淮如,我不当血包,如风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即使现在当上了第三车间的副主任,宋飞宏也没坐在办公室里,而是经常到一线车间去,复习技术,从没放下过自己的手艺。
系统是帮手,但技术才是真正的饭碗。
他把心思沉入系统里的草原空间。
现在的草原空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面积扩展到了两万平方米,还有成群的牛羊,满山遍野的鸡,水潭里还有两百条五到六斤重的草鱼和鲤鱼。
“这鱼要是再这么长下去,以后长到十几斤,卖出去就不容易了。”
五到六斤的草鱼和鲤鱼,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就算一毛钱一斤,一条也得两块多,只有稍微富裕点的家庭或者饭店、工厂才会买得起。
“看来得打听一下鱼的销路,其实咱们厂就是最好的买家。”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食堂采购部门。
几千上万人的轧钢厂,每天吃掉的饭菜数量非常惊人,虽然食堂的大锅菜里很少有肉,但国营工厂在那个年代待遇还算不错,一个月能有一次吃大菜的机会。
工人们吃的都是定量供应的粮食,大菜也在计划之内,只要不超过标准就行。
据宋飞宏了解,工厂吃大菜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吃鱼。
因为那时候的鱼比鸡鸭好买,鸡鸭都要吃粮食,而鱼,特别是草鱼,只要喂点青草就行了。
这么大的一个消费群体,宋飞宏可不能错过。
中午时分,
宋飞宏找到了娟子。
娟子现在是轧钢厂第一食堂的主厨,现在已经成了后厨的头儿,连马华和胖子都经常巴结她,希望她教他们点真本事。
娟子的厨艺是宋飞宏教的,遇到这种状况,她还真不好把手艺传给别人。
不过宋飞宏说,可以教他们两道菜,这样两个人上手后,能减轻娟子的负担,也能让他们对她心存感激,从而稳固她在后厨的地位。
这些道理娟子其实不太明白,她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只想着把本职工作做好。
但听了宋飞宏的一番点拨后,她才明白其中的深意,尤其是现在后厨上下一心,大家都挺支持她,这都是按照宋飞宏的安排做出来的。
“娟子,你和采购部的负责人熟不熟?”
采购和厨房之间有些交集,毕竟厨房需要什么食材,都是先定好,再交给采购部门去买回来。
“表姐夫,认识的,有什么事吗?”
娟子有点疑惑,不知道宋飞宏到底想干什么。
“这个月开荤准备吃什么?是不是鱼?”
宋飞宏接着问。
“是,每个月都吃鱼,因为只有鱼便宜,猪肉、鸡鸭这些成本太高了。”
娟子老老实实回答。
“一般买多大的鱼?”
“两三斤吧。”
“这么小?”
“再大点也不太好买,其实要是鱼再大一点,我们后厨反而更省事。”
宋飞宏听到这里,心里有数了。
他知道五六斤一条的鱼更适合娟子他们的需求,只是现在市面上很难买到这么大的鱼。
“我有个门路能买到五六斤的草鱼和鲤鱼。我有个朋友在村公社管鱼塘,前几天他说那边鱼养得不错,但因为路远,没人愿意去,所以鱼卖不出去。”
娟子一听,立刻来了兴趣。
“真的吗,表姐夫?那我得跟采购部的负责人说说这事,你能告诉我怎么买吗?”
“行,要不这样,我找个地方,让采购部的负责人和我朋友见个面聊聊。”
宋飞宏知道现在物资都是统购统销,也就是按计划从农民那里收购,再按计划卖给市民。像这种大型国营轧钢厂的采购对象,都是固定好的。
如果想换采购地点,采购部的负责人还得重新走流程,经过审批才能更改,这需要时间。
要想改变流程,首先就得说服采购部的负责人。
所以约出来见面很有必要。
娟子按照宋飞宏的话,很快就跟采购部的负责人说了,并告诉他约定的地点。
采购部的负责人根本没兴趣,对他来说,在哪买都一样,干嘛费事换地方,还要重新走审批流程呢。
但一听娟子说对方能给很大的折扣,能帮厂里省下不少钱,采购部的负责人立刻眼睛一亮。
“娟子,这个消息靠谱吗?”
“绝对靠谱。”
“行,要是这事成了,我去乡下买东西时,给你带点好水果回来。”
采购部的负责人兴奋地说。
其实他平时对给工厂省钱这种事并不太上心。
但这么大的折扣,说明中间有操作的空间。
之前他采购时亏了一笔,正愁怎么弥补呢。
现在听娟子这么一说,他顿时觉得有了希望。
通过娟子把销售渠道落实好后,宋飞宏还得想办法把鱼交给对方。
刚好第二天是周末,他就去了城郊转悠,租了一间空院子。
这地方离轧钢厂也不算远,作为交接点再合适不过了。
接着,他自己找人在这院子里临时搭了个十几平米的蓄水池。
第二天,也就是他和轧钢厂采购部负责人见面的日子。
在约定地点,宋飞宏见到了一个只有一米六高、满脸肥肉的中年人,这个人叫杜亮,是轧钢厂采购部的负责人,已经干了好几年了,宋飞宏以前也远远见过他。
“杜主任,您好。”
宋飞宏见到杜亮,主动上前打招呼,不然他现在改头换面的样子,杜亮根本认不出来。
“你就是娟子介绍的那个朋友?”
杜亮看着眼前这个陌生面孔,有点不确定。
“对对,我就是。今天约杜主任出来,就是想谈谈我们村卖鱼的事。咱们坐下来聊吧。”
这是一个茶馆,里面大多是年纪大的老人,而且时间还早,人不多,所以也不怕别人听到他们的谈话。
“杜主任,您叫我小余就行。我想娟子应该已经把我们村鱼的情况告诉您了吧,那我就直说了。
鱼的话,每条大概五到六斤,草鱼和鲤鱼加起来大概有两百条,也就一千多斤。价格方面,现在市场价是五毛一斤,我只收您四毛,而且运输费也免了,您看怎么样?”
宋飞宏直截了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