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这不是打下手,是给子弟兵打上救命甲!
历史小尘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这不是打下手,是给子弟兵打上救命甲!,重生70:让你守门,你整了个蘑菇云?,历史小尘埃,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军区指挥部内,气氛紧绷。
司令员张承功紧攥红色听筒,手背青筋突突直跳。
电话的另一头,是他亲自派遣去现场监督测试的参谋,声音都激动得变调了,一字一句在张承功的耳边炸响。
“顶住了!司令!真的顶住了!”
“t-72的穿甲弹,正面硬抗!那辆59式就是外挂的装甲碎了一块,啥事没有!”
“猴子那边的阵地,我看的一个个全傻眼了!”
“我手下那帮小子们全疯了!全都在喊351厂!喊余副厂长的名字!这士气太汹涌了!”
张承功心脏猛猛跳动,心中狂喜喷薄而出,几乎有点眩晕!
身为b军区的最高指挥官,他的压力大到什么程度?
大到夜里睡觉说的梦话,都是作战地图上的坐标点!
他要直面的,是猴子靠着毛熊不计代价输血,组建起来庞大的钢铁洪流!
他能感受到那些坦克兵们躲在薄皮铁棺材里,面对t-72时那种义无反顾的绝望。
也能想到自己签署那些注定伤亡惨重的作战计划时,那种刀绞般的痛苦。
南疆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就压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
打不好,他就是国家的罪人,更是无数军属家庭的罪人!
现在,一缕刺破黑暗的曙光,就这么硬生生闯了进来!
张承功啪的挂断电话,没有片刻迟疑,手指颤抖拨通了那个他已经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石总长吗?我是张承功!351厂的复合装甲,成了!”
“我的兵亲眼看到的,t-72打不穿它!这东西能救咱们多少兵的命啊!总长!”
石总长沉稳的声音从听筒传来:
“承功同志,你的激动我完全理解,具体情况怎么样?”
“情况就是我们的老59有了硬撼t-72的本钱!”
张承功语速极快,生怕浪费一分一秒:
“我有一个万分紧急的请求!请中枢立刻下令,让全国所有能生产装甲、能生产陶瓷、能生产特种橡胶的兵工厂,立刻停下手里所有其他的项目!”
“让他们全力生产351厂这种FY-1型模块化复合装甲!我不管什么所,什么厂,他们研究的再先进,有咱们前线士兵的命重要吗?”
“有多少,送多少来前线!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建议。
让全国相关兵工厂与研究所的重点项目,为前线一个单一配件的生产而暂停,这牵扯到的资源调配和后续影响,不可估量。
然而,石总长在沉默了足足十几秒后,一字一顿说道:
“你的请求,我收到了。”
“承功同志,准备接收装备,守好国门!剩下的交给我们!”
这不仅仅是审批,更是承诺。
石总长和中枢的巨头们看得很清楚,这一仗若是能打出五十年代那场立国之战的风采,其战略意义,将远超几项武器研究项目的得失!
……
两天后。
一道盖着红色特急印章的命令,席卷了国内几乎所有和坦克装甲相关的重点单位。
201所。
郑所长注视桌上那份措辞严厉的文件,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的办公桌上还铺着一张巨大的图纸,上面用红蓝铅笔密密麻麻标注着对t-72炮塔装甲结构的研究心得。
经过夜以继日的攻关,他和他的团队,终于在余宏给出的那份图纸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他们自认为能够媲美原版防御力的国产化装甲方案!
成果就在眼前,正等着投入试验生产,这道命令却如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一位戴黑框眼镜的老研究员气冲冲推门进来,手里捏着同样的文件:
“老郑,这什么意思?让我们去生产别的厂子的东西?我们的项目,不是刚上报了重大进展吗?”
办公室里立刻挤满了面带怨气的技术骨干们。
“是啊所长,我们理解前线急,但没道理让我们停下来,去给别人打下手吧?”
“351厂……余副厂长是厉害,可我们201所上下几百个专家,难道还比不上他一个人吗?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791所那边更惨,他们的李尚明所长,正带着人研究坦克车体的新型焊接工艺呢,据说也接到了一样的命令。”
怨气迅速弥漫。
他们并非嫉妒,他们不否认余宏绘制t-72图纸的功绩,那如同天神下凡。
但涉及装甲领域,他们自问也有深厚的积累和骄傲。
他们也想强军报国,眼看着自己手中的成果即将瓜熟蒂落,却被一纸命令硬生生掐断,这种失落感实在难以言喻。
郑所长抬手,往下压了压。
他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但他很清楚这份命令的分量。
他沉声道:
“命令就是命令,必须执行!我们质疑不了余副厂长,更质疑不了中枢的决定。”
“都别说了,等着吧,图纸和实物很快就会送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