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6章 辽东毕业生开始发力,大明辽国公,空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扩廓帖木儿家眷被接至应天,其夫人等,不禁潸然泪下。本以为会被元帝处死,不想竟能再度团聚。
扩廓帖木儿之夫人道:“夫君,闻敏敏即将临盆,我等能否往辽东探视于她?”
扩廓帖木儿道:“不可,大明陛下定不会允我等前往辽东。一则需避嫌疑,二则当下时机亦不合适。”
昔时,敏敏帖木儿随流民至辽东,因缘际会,嫁与大明辽国公常孤雏。其日子过得,可比旁人强许多。又闻敏敏帖木儿得大明皇帝封为金州公主,真可谓恩宠备至。
扩廓帖木儿一家之吃穿用度,朱元璋所予极为丰足。唯其行动,略有约束。
扩廓帖木儿叹曰:“吾扩廓帖木儿一心图谋北元复兴大业,今却困于应天,实愧对先祖呐。”
其夫人道:“夫君,你为北元已尽心尽力,于北元并无亏欠。”
话说辽东诸多学子,大多被朱元璋征召,任职于工部,充为官员。
有部分辽东学子入了户部。彼等皆精于算术,较之他处学子,强出许多,令户部核算之事,轻松不少。
辽东学子于各自行事之处,展其才德,令他处学子相较之下,自愧弗如。正因这般,辽东教育之制,其优越之处,渐次显现。
而此情形,亦引得传统学阀抵触。
往昔欲为官者,必读儒家经典、经史子集。然今辽东诸学子,习些旁门小术,竟也能入仕任官。此情形,令一众传统儒生颇为愤懑不平。
然此等辽东学子,身后有辽国公为倚。彼等也仅敢口头发些怨言,行动上却不敢多加阻碍。
盖因辽东学子,非但善辩,且略通拳脚功夫。若道理难讲通,便以拳脚相见。
朝堂之上,常现弹劾任官之辽东人者,称其无德。
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手,然辽东诸学子,不屑与彼等口舌纠缠,若有不服,便直接付诸行动。
此事令朱元璋又气又觉好笑。然朱元璋却甚是欣赏这些辽东学子,哪似那些迂腐儒生。只晓得引经据典、夸夸其谈,真要他们去做事,却没几个能成事的。
然亦非毫无益处,辽东学子以身体力行之举,触动大明他处读书人。彼等知仅凭口舌难以胜过辽东学子,渐有人亦开始深入民间,察访民情。
辽东学子德智体美劳皆有所长,非但心理素质颇强,行动力亦甚佳。现今自辽东学校结业之学子日益增多,有入工房劳作谋生者,亦有出任基层小吏者。
此诚可谓契合“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理。
尤是于工部任事之辽东学子,赴各地操办工程时,总能极力节省开支,且确保工程品质。
朱元璋见之,觉往昔诸官员皆庸碌无能,用钱太过奢靡,令其心疼万分。
朱元璋于朝会之上,盛赞辽东学子,且列举其政绩,群臣闻之,皆不敢出言反驳。
现实如猛扇之耳光,纵未使人真成哑巴,也迫其如哑巴般缄口。
尤是山东孔家,这几年间,其门生故吏能入朝为官者渐少。反观辽东学子,多被朱元璋征召,于大明各处任基层官员,且行事颇为得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