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集:团队和解,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好仃抱着那个纸箱,像是抱着刚出生的孙子一样小心。他站在车间门口,望着那扇熟悉的门禁闸机,心里一阵发紧。
“小李啊小李,你这卡可千万别出岔子。”
他低头看了眼手里那张临时门禁卡,背面还贴着个“仅限当日使用”的标签。他记得小李交给他时说:“老刘,就中午那一趟啊,别整太晚回来。”
刘好仃点点头,把箱子夹在胳膊下,刷卡、滴——一声,闸门开了。
他快步走了进去,心跳比上班打卡还急。
车间里空荡荡的,午休时间还没结束,只有几台设备还在嗡嗡作响。他径直走向组装区,那里是他昨晚偷偷通知几位核心工友集合的地方。
刚放下箱子,小李就来了,后面跟着几个平时干活利索的老工人,还有陈师傅和王工。
刘好仃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打开箱子,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块玻璃。
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落在玻璃上,透出一道清澈的光斑,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的表情。
“这就是你说的新工艺样品?”王工皱眉,“看着跟普通玻璃没啥两样嘛。”
“是吗?”刘好仃拿起锤子,轻轻一敲。
“铛!”
清脆的声音让几个人都愣了一下。
“再敲狠点。”王工嘴角带着一丝不屑。
刘好仃也不废话,举起锤子,猛地砸了下去。
“哐!”
玻璃纹丝不动,锤头弹回半空,震得刘好仃手一麻。
“哎哟!”他甩了甩手,咧嘴一笑,“这不是玻璃碎了,是我的手有点碎。”
人群里有人笑了,气氛稍微缓和了些。
“硬度达标,透光率也符合标准。”刘好仃指着玻璃边缘的一圈标记,“而且冷却过程中没有变形,厚度均匀。”
他顿了顿,又补充一句:“最重要的是,成本比原来低了百分之十五。”
这话一出,空气顿时安静了几秒。
“你怎么做到的?”小李忍不住问。
“就是调整了熔炼温度曲线,加了一点点添加剂,然后控制冷却速度。”刘好仃说得轻描淡写,好像在讲怎么煮一碗阳春面。
“就这么简单?”
“不简单。”刘好仃笑着摇头,“但只要试过就知道,不是不行,是以前没人敢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