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集:暗流涌动,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防万一。”刘好仃笑着说,“您也知道,新项目刚起步,万一哪个环节出问题,能第一时间发现。”
厂长想了想,点了点头:“行吧,不过别太久,摄像头资源紧张。”
当天傍晚,刘好仃借来工具箱,在里面藏了一台微型摄像机。他特意选了个靠近废弃仓库的位置,设定好拍摄时间段:18:30-20:00。
当晚七点整,镜头里出现了王建国的身影。他手里拎着一个印有“研发部专用”的档案袋,左右看了看,确认四下无人后,快步走进了仓库。
刘好仃盯着画面,眉头皱了起来。
第四天早上,他查看了录像内容,确认王建国连续三天都在这个时间点进出仓库。而每次进去的时间都不超过十分钟,出来时手上已经没了那个档案袋。
刘好仃没有立即揭穿,而是开始着手布置下一步计划。
他在资料室的抽屉里放了几份“假配方”,并在角落里安装了一个小型红外感应器,只要有人进入资料室并拉开特定抽屉,就会自动拍照并发送到他的邮箱。
那天下午,他收到了第一张照片——王建国站在资料室里,手里拿着那张假配方,神情专注。
刘好仃看着照片,心里已经有了判断。但他没有急着行动,而是继续观察。
几天下来,他掌握了更多细节:王建国和老赵频繁私下见面,有时还在厂外的小饭店碰头;其他几位员工也开始对新项目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甚至在会议上故意提出质疑。
刘好仃知道,这些人并不是因为技术问题反对,而是出于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嫉妒、不满、甚至可能是被边缘化的失落感。
但他没有直接对峙,而是决定再下一盘更大的棋。
他开始在会议上故意“示弱”,比如在讨论新工艺流程时,主动征求大家的意见,哪怕对方提出的建议并不成熟,他也认真倾听,并表示会考虑。
“刘工,你这是怎么了?”有一次,老赵忍不住问,“以前你可从来不这么犹豫的。”
“年纪大了,做事也谨慎了。”刘好仃笑了笑,“再说,团队的事儿,还是大家一起商量比较好。”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缓和了不少。
但实际上,刘好仃已经在心中布好了局。
他把所有的线索都整理成一份报告,包括访问记录、录音内容、监控录像截图,以及那些“假配方”流出的过程。他还特意写了一份《关于加强内部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议》,准备在下次管理层会议上提交。
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但至少,他已经摸清了对手的底牌。
这天晚上,他独自一人坐在休息区,手里拿着那份报告,目光沉静。
窗外的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远处的路灯在夜色中忽明忽暗。
他低头看了眼手表,十一点多了。
“是时候了。”他轻声说道,站起身,把报告小心地放进公文包里。
他走出休息区,朝着办公室方向走去,脚步坚定,背影在灯光下拉得很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